當他穿上并且沒有展現出如何費力的狀態之后,劇組的人都看傻了,這是他身體素質的展現,可對戰衣帶來的悶熱感覺卻是跟普通人一樣要去硬扛。
第一次,十五分鐘的穿著,拆卸開來,他整個人已經完全濕透,身上的緊身運動衣解開,那汗水直接能夠很輕易的從運動衣上擰出來,整個人好似汗蒸許久出來,大量的能量水補充還是有些許的不適感。
喬恩費儒還專門請來了醫生,對周樂的身體進行測試,他也擔心這樣的拍攝最終不能實現。
身體沒問題,態度也沒問題,幾個外景拍攝之后,周樂就在棚內開啟了長時間的拍攝。整個拍攝難度不高,對于劇情里的很多畫面,他都不需要真去跟著拍攝,只需要露個臉做表演就可以了,剩下鋼鐵俠的畫面,他都不需要參與拍攝。
這算是他作為男主角,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拍攝好萊塢電影,之前的《暮光之城》實景多,《速度》系列他是配角,劇組圍繞的核心不是他,這一次他是主角,整個電影的拍攝延續著好萊塢的風格,他也相對輕松一些,每天固定的拍攝時長,拍攝完成驅車返回居住酒店,頗有些朝九晚五的意思,跟他以往拍電影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除非極特殊的情況會提前約夜戲,剩下幾乎都是早上按時按點的到達片場,在導演的安排下,一天看似工作八個小時,實際上除去休息和造型化妝時間,偶爾一場戲的道具或是拍攝器械調試,他還可以得到相應的休息時間。
也難怪一部電影會拍攝大半年或是一年,好萊塢制作的難度和周期不在演員身上,將與完成的《七年》比較,周樂覺得自己這個男一號實際拍攝戲份,并沒有比《七年》四天的男配角多多少。
鋼鐵俠和周樂,這是兩個表演體系,等于是周樂被大頭貼的拍攝很多零散的戲份,與這兩個體系融合在一起,才是電影里的《鋼鐵俠》。
之前的忙碌,在這一段的拍攝里面得到了舒緩,體力上的消耗在他這里根本不是問題,這一段時間到是擁有著充足的時間進入到模擬場景內,不斷的切換著各種模擬場景去進行體驗,一會兒去演托尼斯塔克類型的技術大亨,一會兒跑到美利堅五十年代風格的監獄里去感受為拍攝自己的劇本做準備,時不時還讓自己去瀟灑一二,去玩一些極限運動,去給自己的‘技能樹’增添技能,學會了德州撲克之后,趁著《小丑》上映前宣傳周期開啟,他還在LA參加了一個非正式比賽的公開德撲游戲比賽。
伴隨著德撲游戲的競技賽事增多,一些高額的現金桌游戲也開始進入到公眾視線,有現場直播,有現場完整的直播體系,讓這些本是在私下里去玩的游戲,開始進入更多人的視線。
周樂參加的就是一個類似家庭游戲的私人局現金桌比賽,是杰森的一個朋友保羅組的局,這游戲也就被定名為保羅的家庭游戲局。
裝飾過的現場,足夠多的機位,專業的直播團隊,專業的撲克服務團隊,專業的侍者團隊,甚至還有專業的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