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導,我們雨曦馬上要參加藝考,每天有網上學習的課程。”
“調整時間,額外費用劇組來出。”
“周導,我們每天能不能減少拍攝時間,孩子的皮膚這幾天都被曬的發紅,我怕影響到孩子的膚色。”
“周導,我們雨曦從小吃的清淡,劇組的餐食油水大,我們回酒店給她做……”
“周導,我們孩子從小就有睡午覺的習慣,時間來不及會酒店,是不是安排一輛房車。”
這個叫做雨曦的孩子爺爺,跟陳到明是老友,也是戲劇圈的老前輩,周樂在燕京的時候見過,老爺子那是老藝術家的范兒,領著孫女過來的時候就放過話,孩子就交給你周樂,任打任罵,只要孩子學到東西。
陳到明就一句話:“能跟在周樂的身邊拍戲,能得到的絕不是媒體報道的那些東西,都是會讓你受益終身的。行,你就演,不行,回來之后別哭,問題肯定不會在周樂身上,自己找到原因再去哭。”
這話看似是說給小女孩聽的,實則是說給她那個明顯覺得自家孩子天之驕子的母親說的。
到這開始拍戲,周樂承認,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收到熏陶,一直都在學習,底子確實好,比起素人的小演員真的是省心很多,除了演技方面需要一些指點,別的地方都是小大人一樣門清兒,說實話他也覺得找這樣的圈內人孩子確實舒坦。
可隨著拍攝難度的增加,拍攝效果不足需要更高難度的拍攝,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首先是孩子的母親,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然后是孩子,對于某些戲份長時間重復拍攝這件事,她缺少真實水平的理解,她覺得一遍一遍都演的差不多,那何必要重拍,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耐心不夠的年紀,煩躁開始影響她的發揮,開始出現大量的敷衍了事表演,其最終理由還是其‘懂’,因為懂所帶來的自信心爆棚。
而這,也讓周樂的臉沉了下來,他不至于跟孩子置氣,也不會告狀給燕京的老爺子,直接對話孩子的母親:“調整好狀態,這樣的拍攝狀態,我不能接受。”
要說懂行也有懂行的壞處,這孩子的母親認為拍攝了七八天,換角的成本太高,前面所有戲份都要重新拍攝,聽說這部戲的檔期也很緊張,所以顯得有恃無恐,完全不是剛來的時候小心翼翼,自己告訴自己,沒有變本加厲那是我們有職業素養,第二天無視周樂的警告,依舊我行我素。
“停!”
周樂抬起手臂,示意現場停止拍攝,盯著小雨曦:“你剛才在干什么?”
“演戲啊。”這個年紀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有一種很獨特的自尊心,在她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LOW的,只有她們的想法才是最正確的,她從小就被培養,所以從不追星,一直有自信,自己未來就是超級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