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輕人喜歡更刺激的方式,從首映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隨后得知了‘海鷗灣’這樣一個地方,三五好友組團開車一路向西,一次旅行,一次游玩,一次可以在路上看到很多同胞的旅行,一次可以讓身邊的外國好友感受到華夏魅力的旅程。
周樂是在大體拍攝完了《十年》的戲份才得知,壹加壹美利堅分部,專門跟總部這邊申請,成立了一個部門,專門負責‘海鷗灣’那邊的旅游開發,跟負責建造那邊的部門合二為一,董鳳雨和杰森都曾親自坐鎮去選拔職業經理人,給這個部門配備最好的管理者。
“我要未來我的家,能夠多一些私密空間,最好能夠在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做到不被打擾,我還要去香江,薛導那邊拍完了,我去看一看。”
只是一句話給自己的公司,整個人就奔赴香江,讓公司的一些人不理解,既然拍完了,直接發過來素材大家看一看不就好了,至于還親自跑到香江去嗎?
薛曉路其實也是這個意思,直接素材發過來,總導演你看一看,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周樂看過了整個拍攝的素材,已經是精剪過的,可能只需要再去審度一二就可當作成品來看待,有一個問題,周樂是為了這個來自薛導演的問題,專門跑了一趟香江。
劇中由任達驊來飾演修表的老師傅,負責警衛的女警是他的妻子,他負責校正的那塊表是英方代表的手表,整個故事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產生了微妙的聯系,各路線頭也都匯總到一起。
問題是在任達驊的戲份上,作為老師傅,那些大表行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找他來,戲中提到了費用很高,薛曉路拍的版本里面有專門的這一場戲,是當任達驊去還表的時候,得知這是為了回歸的代表所佩戴的手表,表示自己不收取費用,當做是做貢獻。
這是一個常規思路下的戲份結構,薛曉路也正是受到了周樂的影響,并不打算完全戲劇化情節,要結合實際,給予一定的藝術加工,當大家都在影視作品里習慣了無私奉獻的時候,那這場戲,不提后續是否收取費用,只有任達驊表態我校正的表,一秒鐘都不差,會不會更貼近現實?他是手藝人,靠著手藝吃飯,作為一個逃過來落戶的香江人,我期待著祖國統一,歌曲,眼淚,煙花,啤酒,激動的心情,終歸這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做到了手藝的極致,就是對這場盛事最大的貢獻,至于費用,那是人與人之間勞動報酬的關系,沒必要特別的用一場戲來提高規格的表達多數普通民眾的心情。
是完全高于現實的藝術創作,還是貼近現實的藝術加工。這似乎成為了所有影視藝術的選擇題。
周樂到香江,不止見了薛曉路,也見了任達驊,同時見了幾位老香江人,得到了大多數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他表示贊同薛曉路的想法,不要刻意去演一場戲,模糊化后續的戲份就可以,這樣有可以給那些習慣了類似戲路的觀眾一個自我展開想象的空間,也給更寫實風格的觀眾一個他們更愿意接受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