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二十分鐘,節奏快,劇情密度大,哪怕只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歷史事件,隨便一點感人的背后故事就能夠延伸出一個完整的拍攝劇本。
目前還長達三個小時的時長,很難得按住了現場這些人,讓他們一氣呵成的看完,有人建議這個長度是能夠接受的,周樂自己堅持還要壓縮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要更多考慮到普通觀眾的感受,兩個半小時已經是人體專注做一件事的極限時間,這也是為什么之前電影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的原因,不要讓滿滿的觀影感受在最后階段,因為身體和心理所產生的反應而打了折扣,電影這東西,不是給得多就是好的,要最為精益求精的合適才是最終的選擇。
沒有人質疑周樂,大家都研究過《肖申克的救贖》,當時有很多人說他拍出140分鐘后的版本過長,是能力的問題。
真的看了幾遍之后,這些人閉嘴了,他們發現這樣的時長幾乎沒有再去剪輯的空間,那些零碎的幾秒鐘十幾秒鐘鏡頭,不是不能剪,但這對于一部上映的電影而言就是吹毛求疵。
周樂的導演功力,因為一部影片,在這樣七位導演之中已然處于毋庸置疑的地位。
看看《肖申克的救贖》目前所獲得的贊譽,三大藝術院校全部將其收錄到表演課和導演課的學習資料之中,為此還有人專門找到了周樂,拿到了他的一些拍攝心得和現場拍攝的花絮資料,用于輔助學習,要不是周樂拒絕,三大院校都希望他可以到學校里去講課。
他說還可以壓縮三十分鐘的劇情,那就是可以壓縮三十分鐘的劇情,實力作為一切的根本,擁有著解釋一切的權力,如今周樂的總導演身份可是貨真價實。
在所有對這部影片的宣傳資料里,周樂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朝廷臺去劇組進行采訪之后,在各類宣傳資料里面,也是將采訪他放在第一位。
以這部片子未來的體量,肯定是覆蓋式全國宣傳,在大家都關注這部片子到底會拍成什么樣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冒了出來,讓所有人都不禁莞爾苦笑,人氣太高對其他人而言真的是壓力。
“為什么周樂不親自上陣,他只當導演豈不是浪費資源了。那些演員,有哪一個比他更合適?”
僅僅一天時間,這個問題發酵傳播的速度就讓周樂不得不親自出來解釋一下,面對著鏡頭,他也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無奈,內心最想要說的話不能說——各位老大,你們再這樣下去,我可就真的沒朋友了。
能說的:“這是一個為翰予哥量身定制的角色,我想我能夠競爭一下的只有黎沁的角色。”
看到這條新聞的人哈哈一笑,但就這一句氣氛比較輕松的話語,卻是壹加壹專門的策劃團隊,一群人想了一個晚上的具有周樂風格的官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