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基書只是信心動搖,金育良則以毫無信心。
在他呆滯目光下,葉余講出了三個漏洞,完全證明了粉彩鼻煙壺為現代仿制品,得到了現場絕大多數顧客的認同。
而樸基書作為專家,從葉余講出第一點后他就明白,葉余又對了,他再次打眼,他的十件拍賣品,已經有三件都為贗品。
樸基書的十件拍賣品,有五件都是瓷器。
從粉彩鼻煙壺開始,到琉璃廠撿漏的三件,再到最后的乾隆筆筒,五件瓷器,葉余一共講出了十六處破綻,平均每件三個,別說三個,只要一個,就能證明東西有問題。
五件瓷器講完,樸基書再也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那里,腦門子上全是冷汗。
他的信心,完全被葉余擊垮了。
至于金育良,此時早已沒了任何聲音,連身邊的人叫他都沒搭理。
還剩下三件葉余還沒有去點明證據,但此時所有人都堅信,這三件,同樣有問題。
“這幅黃胄大師的《飛鷹圖》,我不得不承認,對方仿制的很成功!”
葉余來到第八件拍賣品前,升龍公司的員工急忙主動幫他打開面前的卷軸,露出了里面的圖畫。
升龍拍賣公司的員工,眼中充滿了畏懼。
他們對葉余的感情是復雜的,可以說是恨,但因恨而懼,他們害怕這個無所不知,一次次打他們臉,打的他們已經毫無知覺的年輕人。
因懼而敬,可作為同行,他們對葉余這豐富的知識,變態的眼力也是極為敬佩,他們全都承認,葉余的實力遠超于他們,甚至不少人從葉余身上還學到了很多東西。
因敬而畏,幾乎沒人敢再與葉余為敵,說葉余一個人打垮了他們,毫不為過。
此時不用葉余主動去說,對方也開始主動配合于他。
“仿制的是很成功,但仿制畢竟是仿制!”
葉余輕嘆口氣,又讓旁邊的人打開投影儀,并從網上找了幾幅黃胄大師的作品來展示,繼續說道:“黃胄大師,擅長寫生,所畫的動物、人物生動形象,大家都知道徐悲鴻大師擅長畫馬,他的馬非常出名,齊白石大師擅長畫蝦,這兩位大師的名氣,哪怕不懂畫的人都知道。”
“還有黃永玉大師畫猴出名,著名的80年猴票,就是以黃永玉畫的猴為原型,而黃胄大師所畫的驢,一樣是全國聞名!”
葉余簡單介紹了幾句,聊聊幾句,不僅凸顯了黃胄的地位,也讓大家對黃胄有了最簡單的了解,這是位擅長寫生,并且畫驢出名的國畫大師。
“這幅飛鷹圖,雖然模仿的極像,不僅做到了形似,還做到了神似,但模仿畢竟是模仿,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連相同的指紋都沒有,更不可能有相同的畫!”
葉余讓大屏幕鏡頭對準飛鷹圖,拍下了一張清晰照片,隨即讓升龍的技術員將照片固定在大屏幕的一半,另一面,則是網上下載下來同樣屬于黃胄大師的作品,進行對比。
首先進行對比的,一樣是鷹畫,黃胄大師畫過不止一幅鷹。
“兩幅鷹,動作不同,但乍一看去,很是相似,很明顯是一人之作,大家是不是這么想的?”
葉余站在臺上,如同老師,連侯超都跟著點頭,侯超玉器和瓷器一般,但書畫上還是有些造詣的,誰讓王建最喜歡的就是字畫了。
他們公司,也是字畫部最為重要。
這兩幅畫,看起來真像是一人所畫,反正他是分辨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