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形機床是一種按照樣板或模具控制刀具或工件運行軌跡進行加工的半自動機床。
由于依靠半自動化的仿形功能,能夠處理復雜工件且加工精度高于普通的手動機床,因此在數控機床大規模普及前,仿形機床幾乎成為工業強國的標配。
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在這一領域發展迅速,相繼研制出三代液壓驅動仿形機床。
美國更是依靠強大的人才和工業實力在60年代初,開發出四軸液壓機床仿五軸的“黑科技”,從而一下子在精加工方面與蘇聯甩開距離。
至于蘇聯在這方面也不甘落后,先后也推出幾款性能不錯的仿形機床,應用到兵器制造,航空航天和船舶工業,只不過由于蘇聯僵化的戰略思維,導致他們在造價昂貴的精加工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從而讓他們在這方面總是比美國人慢上半拍。
但這并不代表蘇聯的機床就不夠好。
比如說這臺被拉回廠,就被蒙建業和梁明秋連夜帶人組裝起來的由明斯克機械設備制造廠生產的,以加工船用螺旋槳復雜曲面為主任務的仿形機床,就可稱謂蘇聯60年代機床技術的集大成者。
因為機床上不但有著仿形機床上常用的液壓驅動裝置,更在這基礎上整合了一套光電集成系統,用以控制液壓系統驅動的刀頭,按照一側專用卡紙上的圖形編碼,對復雜曲面進行精加工。
若是一位研究數控機床的專業人士見到這一幕,絕對會大吃一驚,這NM哪里是仿形機床,分明是原始的數控機床好不好?
是的,這臺明斯克機械廠產的機床的確走得是數控機床的路子,只不過五六十年代時,“數控”這個詞的概念還不完善,所以蘇聯人就以把這種應用光電控制技術,以及紙質編碼的機床統統劃到仿形機床行列。
蒙建業到不在意怎么劃分,甚至對這款機床是怎么來到中國,又如何落戶到卓越廠的都不關心,他看重的就只是這臺機床的本身。
因為蘇聯人在設計和制造這臺機床的時候留了大量的改造和提升的空間,特別是那套光電集成系統,設計的很開放,而這也造成了里面脆弱的電子管元器件很容易損壞。
很顯然當時的蘇聯也是將這款機床當做試驗品來對待,援助中國自然也有那小白鼠做試驗的意味在其中。
可人算不如天算,這種開放的設計方式在當時或許對當時脆弱的元器件是一個災難,可對蒙建業這個成天泡在技術堆里的海軍宅來說,卻是天大的福音。
因為這給了他改裝機床的充足可能,否則都如同蘇聯其他機床一樣,可丁可卯,毫無余地,蒙建業就是有心也很無力。
“如假包換的四軸床,咱們這次真是撿了個大漏,我敢保證,卓越廠要是知道了,他們的人絕對哭暈過去。”
梁明秋在機床安裝完的一剎那,就繞著機床走了兩圈兒,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嘴巴更是早起的鳥兒一樣嘰嘰咋咋的叫個不停,興奮得都快成牛晨的碎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