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落后的就是焊接,郭懷勝來奮進廠擔任軍代表前,也不是沒有預料過施工期間的技術困難,可他怎么想也沒想到,奮進廠竟然會在最普遍也是最不起眼的焊接上栽了跟頭。
于是這幾天郭懷勝整個人就泡在施工現場,以便督促奮進廠盡早解決焊接方面的難題。
“根本的原因還是鋼板的材質不同,咱們廠造游船的時候用的是低碳鋼,可焊性強,而389號掃雷艦用的卻是蘇聯產的高強度低碳合金鋼,里面的合金成分讓焊接變得很困難……”
繁忙的甲板某處角落,尚光榮把他這幾天廢寢忘食找到的裂縫原因沖著焦大林和郭懷勝作著匯報。
尚光榮長得跟個憨厚的老農民似的,寬額頭,大鼻梁,厚嘴唇寬大的手掌上星星點點有幾處傷疤,那是他當焊工是被飛濺的火花兒燙的。
僅從這一點來看,尚光榮絕對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焊工,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別說是在奮進廠,就是在整周邊提起尚光榮,知道的人都得贊一聲這人焊東西的手藝不錯。
盡管被人稱贊,但為人實在尚光榮卻沒有把這些贊揚聲當成炫耀的資本,用他的話來說,人家找你是看得起你,沒啥值得臭屁的。
正是有這樣的平常心態,在確定389號掃雷艦維修項目后,尚光榮并沒有躺在經驗本兒上無所作為,恰恰相反,針對389號掃雷艦鋼板材料的不同,他還真做了幾套焊接方案,本以為會萬無一失,哪成想還是栽了大跟頭。
“老尚,這方面的問題,既然搞清楚了,那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聽著尚光榮事無巨細的講解著焊縫裂紋的原因,焦大林的眉頭是越皺越緊,他也急呀,在其他工序穩步推薦的當下,焊接已經開始影響389號掃雷艦的工程進度了,如果再不解決,過不了幾天,有些工序就得因為焊接跟不上而被迫停工。
焦大林不急才怪呢。
然而聽了焦大林的話后,還說得很有條例的尚光榮卻突然變得猶豫起來:“辦法……到是想出來一個……準備等著蒙廠助回來給把把關!”
此話一出,焦大林和郭懷勝差點兒沒集體暈倒,這下都不用焦大林開口,郭懷勝就已經忍不住了:“這都什么時候了,還等蒙建業,等他從漢鄂船院做完螺旋槳和整船的試驗,估計你們這邊黃花菜都涼了,沒錯,他是主管技術的,可你們也不能什么事都指著他吧,那不得把他給累死?”
郭懷勝真的是不得不吐槽,奮進廠能有今天蒙建業的確居功至偉,可這也帶來個不好的后果,那就是各個工種對蒙建業的依賴太過嚴重,甚至到了沒有蒙建業確認不敢下手干活的地步。
造船終究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則那還是人嘛?
焦大林對此比郭懷勝看得更清楚,所以這次389號掃雷艦維修改裝總負責人由他親自兼任,蒙建業雖然總抓技術,但卻把重心放在減震、降噪的具體細節上。
沒辦法,奮進廠想要發展,靠的不單單是關鍵人,更要靠強有力的隊伍,于是焦大林當即就把臉拉下來:“有辦法就說,與其指望別人,不如指望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