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繞是如此,389號掃雷艦發動機進氣、出氣口的消音器還是因為特種橡膠的欠缺,只能用金屬的結構框架來勉強實現,雖說效果上比不裝要好,可照比經過特種相交處理的消聲器,效能還是差了一大截。
對此蒙建業真的只能望洋興嘆,因為在特種橡膠方面比比蛭石板還要差,很多東西都是空白,別說是批量的產品,就算實驗室里的試制品都沒幾個。
于是蒙建業那股子預備征服星辰大海的雄心,再次被材料上的短板給硬生生的按到地上摩擦又摩擦。
不過好在秦教授已經意識到材料在船舶工業上的局限作用,開始積極活動,一方面向上級獻言獻策,希望能加大基礎學科,特別是高性能材料學科的資源投入比重。
另一方面則是身體力行,在漢鄂船院創建船舶工業材料實驗室,以便在培養材料方面人才的同時,也開展新型材料的研究。
如今漢鄂學院的船舶工業材料實驗室已經進入前期籌備階段,相關的批文也送到了京城有關部門。
至于什么時候能走完程序,蒙建業還是很樂觀的,秦教授這么多年積攢下的人脈可不是白給的,隨便動動嘴就能弄個七七八八,更何況這老帥哥還親自跑到京城,任誰敢不給面子?
總而言之,整條389號掃雷艦就差最后的螺旋槳,就可以下水海試,而蒙建業的歸來,正好補齊389號掃雷艦最后的“拼圖”!
……
“左滿舵!”
隨著新任389號掃雷艦艦長彭軍站在艦橋指揮戰位位上發出命令,不遠處操作方向舵的水兵立即大聲重復道:“左滿舵!”
與此同時將手中的方向舵想著左邊猛力旋轉,正在平穩行駛的389號掃雷艦隨著舵機的變化,頓時便在海面上劃出一個漂亮的左轉弧線。
彭軍舉著手中的望遠鏡,看了看遠處的情況,旋即又發出一串指令:“進車,全速前進!”
“進車,全速前進!”
另一側控制臺上的水兵再大聲重復命令的同時,將控制臺上的功率閥緩緩推到頂端,已經恢復直線航行的389號掃雷艦,片刻功夫就達到14節的最大航速。
按照以往這般滿負荷的加速行駛,整體條船都會被兩臺1100馬力的D—80柴油機震得渾身發顫,然而此刻彭軍所在的艦橋除了全速行駛的那種海浪顛簸感外,并沒有半點兒機械噪音引起的不適。
眼見于此,彭軍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旋即沖著船內通話器喊道:“小蒙,你那里有沒有結果?”
正位于389號掃雷艦中部設備艙里的蒙建業,此刻正盯著一處噪音監測儀,默默的記錄著數據,與此同時還有五個奮進廠的技術人員分散在389號掃雷艦不同的位置,一同監測著389號掃雷艦各處的噪音情況。
聽到身旁通話器傳來的聲音,蒙建業迅速拿起先前其他四處匯總過來的噪音數值,以及剛剛自己剛剛整理出來的綜合噪音指標,沖著通話器喊道:“82.6分貝,綜合噪音82.6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