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點點頭,然后問了一個讓方哲差點抓狂的問題:“他們還要人嗎?”
“哥,我能把你沒進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你以為我是誰?說到底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
人家當地縣縣長舍了老臉,又是給地,又是給優惠政策才安排七十個人,你覺得我有人家縣長厲害嗎?”
方哲是真的火了,方震這次回來是變了很多,但最多卻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兄弟。
若是正常人也行,誰沒有個仨瓜倆棗的好哥們,可方震的好兄弟卻一個個比方震還不正常,以至于方哲覺得他哥就是別那群“好兄弟”給帶壞的。
所以方哲恨不得讓他哥徹底斷了很那群人的聯系,因此別說他如今安排不了,就算有能力安排,方哲也絕不會慣。
“我明白了!”
方震用他那淡漠的雙眼看了自己弟弟良久,這才平靜的吐出幾個字,然后把那碗糙米飯重新放到方哲跟前:“快吃吧,冷了!”
就長身而起,去到床鋪休息去了。
方哲無奈的搖搖頭,端起糙米飯,一邊吃著,一邊祈禱,希望他哥哥能在海上工程施工隊好好干下去!
……
數日之后,氣候問個,陽光明媚!
隨著一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當地縣縣長連育才和奮進廠廠長焦大林一同將海上工程施工隊牌匾外的紅布解開。
旋即便是連育才熱情洋溢的講話。
雖然通便的格式化文體讓人聽了昏昏欲睡,可字里行間中對奮進廠的溢美之詞卻多得令人發指。
由此也可以感受到連育才對奮進廠能接納70名待業知青是多么的感激。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打奮進廠成立海上工程施工隊,并明確表示施工隊人員盡量從待業的知青內選拔。
連育才差點沒感動哭了。
只覺得奮進廠為了支持他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犧牲,于是什么荒灘,什么優惠政策,連育才那辦的叫一個不遺余力。
甚至為此還跟市里領導吵了兩架,做后直接把70個知青的花名冊往哪個領導辦公桌一摔,言道:“你要是不給審批,今天晚上就讓這七十號人去你家,讓你養!”
哪位領導怎么可能把七十個大爺領回家,于是直接秒慫,無奈的在批文上簽了字!
解決了縣里待業知青就業的大難題,連育才前段時間因擔保羅建軍而遭受的非議瞬間就被為人民著想,急人民所急的好名聲所取代。
甚至連省里領導都驚動了,要求合理范圍將當地縣模式當成樣板,切實落實知青就業政策!
如此政績在手,連育才的職務也隨之提高,而他的下一站便是臨海市市委常務副秘書長,等黨代會后便走馬上任。
所以連育才對奮進廠的感激那叫一個發自內心,心內他兩次至關重要的升遷都離不開奮進廠的神助攻。
正因為如此,連育才才會明確表示,到了市里還會給奮進廠爭取優惠政策。
對此,蒙建業很有些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下一任當地縣縣長不背后給連育才扎小人兒,就算這貨祖墳冒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