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蒙建業還是看得很清楚的,而且在跟秦教授滿歐洲交流期間,他不是沒跟身在港島的母親溝通過。
結果正如秦教授所說,一下子動用幾千萬美元,他老媽那邊的確很困難,至于奮進廠,蒙建業更是連考慮都沒考慮。
沒辦法奮進廠上面的婆婆太多,別說幾千萬美元,就是幾十萬人民幣要起來都費勁。
于是如今的蒙建業與無奈放棄的傅光啟一樣,都在錢上卡住了。
所以現在唯一的突破點就是奧地利的MOTOL公司,希望他能高抬貴手能把價格降下來。
然而人家奧地利人又不傻,雖然設備有破損,可終究是條完整的曲軸生產線,怎么可能白菜價出售?再說了,你們中國人不買不代表別人也不買,在國際造船業向亞洲轉移的大背景下,日本和韓國的手筆可比你中國人打得多得多,所以MOTOL公司根本不愁銷路。
正因為如此想用常規辦法讓奧地利的MOTOL公司把價格降下來根本不可能。
然而蒙建業能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凡的,他又怎么可能會用常規的辦法?所以奧地利的MOTOL公司價格不降,那就想辦法把它打下來便是。
于是蒙建業就把自己的想法跟秦教授說了一遍,秦教授不聽還好,一聽之下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奧地利的MOTOL公司幾個高管他又不是沒接觸過,什么都好說,就是在價格上跟吃了秤砣的王八一樣,就是鐵了心的不讓步。
所以秦教授只能長長舒了一口氣,拍著蒙建業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有些時候咱們還得要實事求是些,價格上的事根本就沒有回旋的余地,這次機會放棄就放棄了,咱們等下次。”
如果能有下次機會,蒙建業也就不用在這兒勞心勞力,問題是你想要,別人未必給,更何況還有韓國和日本在哪兒虎視眈眈,未來那大型曲軸卡中國脖子的就是這兩個國家,而如今他們跟中國一樣,也在歐洲大肆引進船舶工業技術,正因為如此在某些方面一旦把握不住機會,在想得到就比登天還難。
只不過這些事蒙建業無法跟秦教授明說,否則秦教授非得把他當成神經病不可,然而不解釋不代表蒙建業沒辦法說服秦教授,于是便點點頭:“理兒是這么個理兒,不過現在的奧地利的MOTOL公司自己能說了算嘛?
估計那幾個奧地利的高管早成了德國MTU公司的提線木偶了,還別說,現在一提到德國MTU公司我心里就一肚子氣,前幾天你不是拿了他們公司提交的技術轉讓文本,讓我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嗎?
當時我看了后就覺得什么地方不對勁兒,可卻沒想出來,這幾天跟著你聽了幾堂船舶租賃中的金融衍生的學術講座,終于算是想明白了,原來德國MTU公司在合同里提出的‘滑動式提成’那就是個坑!”
原本聽著蒙建業東拉西扯,秦教授臉色還有些不太好看,可聽到最后,秦教授卻有些傻眼,他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蒙建業竟然扯到德國MTU公司與中國正準備簽訂的船用柴油機技術轉讓的合同上。
傅光啟臨回國前交代過,德方的合同起草完成后,先讓秦教授會同幾個駐歐洲各國的商務參贊作個初步的審核,然后再向國內匯報,在這期間蒙建業便見到了德方合同的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