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敬旺這段時間也很忙。
由于中韓尚未建交,所以有著日本護照的金敬旺是以韓籍日僑的身份進入中國的,至于背后的公司自然也不能打著韓國雨航集團,而是辰雨株式會社,一家雨航集團在日本設立的子公司。
日本證件,日本公司,盡管中方這邊都知道這貨是個南韓棒子,可全當不知道,畢竟人家過來做生意、談合作,你也不好意思把人家推出去不是。
所以金敬旺很快就在中國打開了局面,并迅速占據不少市場,這到不是說雨航集團的整步儀有多么好,而是金敬旺開出的條件實在是誘人,那便是采購他們雨航集團整步儀的中國船廠,遠洋船舶中大功率船用柴油機所使用的大型曲軸的價格便相應的下降一成。
有人問了,大型柴油機曲軸可是船用柴油機最核心的部件兒,雨航集團能說了算?
還別說,雨航集團不但能說了算,而且還霸氣得不得了,因為韓國僅有的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生產線就是在人家雨航集團旗下。
中國的那些船廠可以不在乎整步儀,但卻不能不在乎船用曲軸,小一點兒的中國面前還能生產,稍大一點二的就有些玩兒不轉了,更大的就直接兩眼一抹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搞。
所以這些年大型船用曲軸一直靠進口,主要的進口國就是日本。
可隨著日本成本高企以及匯率等因素,其所生產的大型船用曲軸的價格一直水漲船高,間接促使國內船舶制造的成本上漲。
于是尋找其他進口來源地便成為國內各大船廠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期間不是沒有人想到韓國,可問題是兩國并未建交,貿易往來束縛性極大,再加上北棒的存在,中國不得不考慮其情緒。
因此對韓國的貿易一直保持克制態度,所以盡管知道韓國有大型船用曲軸,各船廠也沒有不管不顧的去接觸。
而金敬旺出現卻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拿著日本的護照,有著日本的身份,依托的又是日本的公司,那就是等于跟日本人談生意。
什么?金敬旺連日語都不會說,明明就是韓國人,那又怎么樣?那些船廠的領導們也不懂日語,金敬旺的話是說的不一樣,萬一是日本那個偏僻地方的方言呢?
金敬旺也沒想到他會這么順利,本來是想推銷整步儀的,只是在會將某船廠領導時被問及能不能幫他們進口兩根大型船用曲軸。
金敬旺便順勢提了整步儀的條件,那位船廠領導二話沒說直接開除兩千部的訂單,金敬旺也不含糊,把兩根曲軸的價格下降一成出售給那家船廠。
從那以后,上門找金敬旺的人便越來越多,而金敬旺在這期間摸索出一套曲軸和整步儀混搭銷售的模式,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將一股韓流悄無聲息的在中國船舶工業內部迅速席卷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