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隨著各項船舶震動模擬的各項變頻一一變換,湘西廠的整步儀依舊運轉有序,絲毫沒有異常發生。
見到這一幕,別說是內行人,就算是個外行人都能看明白,中韓兩國在整步儀上存在的巨大差距。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湘西廠盡管不是生產整步儀的專業廠,可作為給潛艇配套的儀器廠,整步儀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
所以當他們接到秦教授所提出的給奮進廠做配套后,湘西廠廠長薛強二話不說,直接就點頭答應。
奮進廠的管控標準嚴不嚴格先放到一邊兒,只要有生產就能保住生產線,就能維持工人隊伍,就能讓職工們吃飽飯,所以什么嚴不嚴格的,薛強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當年他們能在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間把廠子建起來,期間遭受的辛苦和汗水數都數不過來,難不成奮進廠的標準還比當年建廠時還要困難?
所以在其他廠嫌麻煩,而為之避恐不及的奮進廠技術質量把控標準,在湘西廠推行的毫無阻力,上到廠長,下到普通職工,無不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嚴格執行。
至于產品,則是船舶機械研究所七十年代中期為國產新一代驅逐艦設計的一款整步儀,不但結構精巧,而且通用性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結實耐用。
只可惜中國新一代驅逐艦從五十年代末開始反反復復上馬下馬多次,七十年代中期的也沒逃過這個魔咒,而這也促使這款整步儀被束之高閣成為了技術儲備。
這次為了給奮進廠做配套,同時也為了增加研究經費,船舶機械研究所很大方的就把這款埋在故紙堆里的設計資料給拿出來。
有了上下一心的隊伍,有了獨一無二的技術,有了嚴格管控的標準,湘西廠的整步儀質量要是不好那才叫天理不容呢。
而這也得到了奮進廠上下一致的認可,特別是甄嘉,簡直是愛死了這款省心省力的整步儀了。
本來奮進廠準備按照日方提供的標準自己嚴格的檢測一番,然后再通知日方調整配套的采購意向,哪成想還沒等搞完,韓國人就迫不及待的跑過來了。
如此不怕死的把臉伸過來,甄嘉自然不介意拿大巴掌扇過去。
金敬旺當然是看出中韓之間在整步儀上的巨大差距,不過這也難怪,歐洲再大方,也不可能把壓箱底的東西賣給你,不然你會了,他們真要去喝西北風?
所以給韓國的自然是淘汰的技術,可既便如此還沒給全,需要韓國回去后再自己摸索,如此整步儀能好才怪呢。
可自己的不好,不等就弄不到更好的,這不,眼前的就挺好,所以金敬旺根本沒有被狠狠打臉后而羞愧,反而雙眼異彩連連,對著焦大林說道:“焦先生,你們能不能把這款整步儀的技術轉讓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