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牽線搭橋的事兒,我幫你跑,只是以后成果出來了,記得給我成本價啊。”
蒙建業自從幫著奮進海上工程公司聯系上孟加拉國吉大港港口改造工程后,找他牽線搭橋的單位簡直不要太多,蒙建業也是能幫的盡量幫,著實是干成了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壯舉。
所以誰北方兵器廠這檔子事兒,蒙建業那也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更何況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沒辦法實在是高端作戰艦艇的利潤讓他太眼饞,奈何國內的配套上不來,以至于承攬的巴基斯坦通用護衛艇的利潤都被國外廠家給賺去。
蒙建業怎么能甘心,所以相關艦載武器的國產化他是能推進就推進,不說能給中國海軍未來打基礎吧,總不能跟小錢錢過不去不是。
所以駱斌今天這么一提,蒙建業也不扭捏,直接就上了大招。
管不管用?
當然是一招必殺。
首先是巴基斯坦,一番瘋狂采購后,原本兩千八萬美元一艘的通用護衛艇成本直接標高到三千五百萬美元。
好在中國在這一系列的采購中得到不少好處,同意基于巴基斯坦五千萬美元的無息貸款,這才讓巴基斯坦得意繼續這個項目。
可既便如此,嚴重成本超支,也讓計劃的四艘縮減到兩艘。
因此配套艦載設備的昂貴著實令巴基斯坦想吐血,所以當蒙建業借著溝通通用護衛艇事宜時,將合作研制速射艦炮的事宜透露給巴基斯坦方面。
巴基斯坦立即就做出了反應,沒辦法,能降低一多半兒的成本,任誰都很心動,更何況速射炮這東西已經確定是未來海軍艦艇的必備武器,前景相當巨大,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參與呢?
至于埃及,除了成本問題,更看重的是全套的技術分享和生產線的引進,要知道埃及一直以阿拉伯世界的老大自居,可嘴上說得厲害,動真格的時候卻經常被以色列吊打。
痛定思痛后發現自己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武器裝備無法自給自足,一旦戰爭打響,沒有軍工生產能力的埃及不被吊打才怪呢。
所以當靠上美國爸爸,并于以色列達成和解后,埃及便試圖加強軍工能力,蒙建業便是在這個當口向埃及發出合作研發速射艦炮的意向。
埃及一看,別說速射艦炮這種高端玩意,就是老式的榴彈炮都行,于是想也不想就同意了,而且還很豪氣的承諾,自己的出資比例可達六成以上。
沒辦法,誰讓人家背后是沙特這個大金主呢,每年十幾億、十幾億美金砸得埃及那叫一個舒坦,于是拿出點兒小錢,砸砸別人,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