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雙勤和秦文同等人是知道阿里前往川東廠商討037型艦艇的合作事宜,但卻不知道蒙建業以考察巴基斯坦潛艇部隊作為交換條件。
正因為如此,當兩人聽了蒙建業的話后,都面露震驚之色。
要知道中國方面老早就想跟巴基斯坦的潛艇部隊做交流,這不單單是因為巴基斯坦潛艇部隊的裝備比中國的要先進一些,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潛艇部隊是當今世界范圍內少有的具備實戰經驗的精銳力量。
因為他們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當中,其裝備的法制“桂樹神”級潛艇“漢果兒”號,就在印度洋上擊沉一艘印度的導彈護衛艦,之后成功擺脫印度海軍的圍堵,安然返航,成為二戰后最為傳奇的潛艇實戰戰例。
以此衡量,就算美國和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都沒有巴基斯坦潛艇部隊這般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國海軍盡管在水面艦艇方面有些蹩腳,但對潛艇卻下了極大的功夫,從建國初期的“空、潛、快”到改革開放時期的近海防衛戰略,潛艇都是中國海軍的支柱力量,更何況在海軍內部,倡導潛艇致勝的四兩撥千斤理論一直是以顯學存在。
正因為如此,學習具有實戰經驗的外軍部隊,一直是海軍夢寐以求的期望。
然而對中國海軍的熱切期盼,巴基斯坦海軍的態度卻十分曖昧,這倒不是說巴方跟中國的關系不好,堤防中國。
而是如今巴基斯坦所處的國際環境有些獨特,所以有些敏感問題不得不回避。
畢竟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節點上,巴基斯坦作為援助阿富汗抵抗組織的重要渠道,得到美國、沙特等域外大國的支持和援助,因此巴基斯坦在跟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外,也不得不跟這些與外大國協調彼此立場。
畢竟中國能給干貨,美國和沙特那里的美元也不少,既然如此,巴基斯坦干脆兩邊都不得罪,保持正常交往即可,敏感的東西咱們就別涉及了。
正因為如此,中國海軍就潛艇部隊交流的事就一直沒成型。
哪成想海軍這么多年沒搞成的事兒,蒙建業一張口就是要安排人去巴基斯坦考察,而且還是考察巴基斯坦最先進的阿戈斯塔—70型潛艇。
龔雙勤和秦文同那可都是老狐貍,哪里還不明白所謂“考察”是個什么意思,于是秦同文立馬開口問道:“你們的考察是什么性質的?”
“算是企業間的技術交流吧。”
蒙建業也有些迷糊,他并不知道兩位老爺子怎么反應比補給艦還要大,不過也沒在隱瞞,一五一十的把他跟阿里有關潛艇考察的事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最后也不忘交個底:“埃及不是跟川東廠簽了潛艇升級改造的合同嘛,國內的新技術實在乏善可陳,咱們就算糊弄也得有個糊弄的名頭不是,所以我就想著去巴基斯坦學習學習法國潛艇的先進經驗,回來照葫蘆畫瓢給埃及的033潛艇弄上去,也算咱們這一個億美元的升級費沒白賺。”
“哎呀,你個蒙建業呀,眼睛怎么就盯在錢眼兒里了?這么大的事兒實現怎么也不跟我們通個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