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不僅是各種各樣的實驗室,數據處理中心,連什么粒子對撞機都在達摩禪師的建筑方案里,蘇明這還能看不出達摩禪師的科研傾向么!
“此話非矣。”
“貧僧所處年代因為天然的條件限制,在格物這一領域近乎于無,貧僧信仰自然以追求自身的心靈超脫為主。”
“蘇院長莫要笑話,貧僧如今得顯時間,接觸了現代知識,才發現當初一生研究之滑稽。”
“當時文化典籍甚少,貧僧入得中土,一顆向道之心只得將畢生投入佛道思想的研究之中,想以學識普渡世人,實現大乘佛法。”
“然而,就算是寺內的僧人,貧僧都不能說帶他們脫離苦海。”
“貧僧禪學,最多只是在苦海之中做了一個思想上的虛假的舟,讓所學之人搭乘,在精神上減輕了塵世苦海沉淪的痛楚。”
“終究不過是苦中作樂而已。”
說道這里,達摩禪師似乎是感慨良多,起身帶著蘇明來到了藏經閣外,負手仰望天穹。
天高云淡,煦日和風,竹林輕響,池塘皺波。
“蘇院長,你說這片天地,是否極美?”
“自然是極美的。”
“所謂天人合一,在這樣的美景之下,您是否感受到心靈的安寧?”
“確實如此。”
“若是您此時餓著肚子呢?還有什么天人合一的想法么?”
“這……相比自然是沒有的。”
達摩禪師請蘇明到石桌坐下,沏茶送飲。
“我所研究禪學,正是這樣的東西,不過是一種讓人在餓肚子的時候,還能去體會天人合一心靈的思想。”
“其中難度,自然是可想而知,想要以此脫離苦海,如今看來,不切實際。”
輕呷一口茶湯,達摩禪師緩緩訴說入今的感觸。
“在我所處時代,這樣的良辰美景,隨處可見,按理說,是十分有益于世人心靈修行的。”
“然而實際卻是如我剛才所說,世人只有吃飽了,才有心思去欣賞這美景,貧僧步紅塵之中,所見的全是世人在苦海沉淪,連果腹都是艱難。”
“那是貧僧相以禪法普渡世人,蘇院長,你猜如何?”
“如何?”
“百姓不解,士紳文人推崇。”
“何故?”
“百姓腹中空空,貴族錦衣玉食,如此而已。”
“了然。”
蘇明大致了解了達摩禪師想要表達的意思,所謂的思想,學問,用現代的話來說,都是要在人能夠解決了自身的初級生存需求之后才能去探討的。
“那是我于鄉野布道,有老農問貧僧。”
“你這學問,能讓我家孩子做官不?能讓俺們家過上阿好日子不?”
達摩禪師模仿著鄉野方言,按理來說是有一絲的喜感,但是蘇明卻是一點也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