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道入水的一剎那,就開始檢測管道的滲水情況。
并且……將這些檢測數據,毫無保留的通過直播的形式,顯現在全世界民眾的眼前!
也就是說,不管這一次管道入水,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絕對不遮遮掩掩。
讓所有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管道入水的同時,也有八臺水下攝像機,從各個角度,從外圍全方位拍攝,讓人能夠清晰的看到管道的外形情況。
是否承受不住水壓,是否破裂,一目了然。
“下水了!”
“海底隧道第一截管道,已經下水了!”
“所有數據,都在直播之中顯現出來了!”
“目前還沒有出現滲水情況。”
“滲水等級,還是0級!”
“管道才剛剛下水,深度連五十米都不到,自然是根本不會出現滲水情況。”
“不過隨著管道不斷下降,越是到了深處,滲水的風險越大!”
“而且,滲水也是需要時間的。”
“哪怕是立刻到了海底,也得再觀察一兩個小時,才能確定滲水情況。”
有理性民眾,紛紛議論說道。
“希望這次,滲水等級不要超過15級。”
“這樣一來,不管如何,哪怕有困難,海底隧道也能持續建設。早晚可以建成。”
“但如果滲水等級超過15級,建設難度太大,恐怕這一計劃,直接就要夭折了……”
“再要重啟,不知何年何月。”
“華夏加油!”
“建筑院加油!”
“工匠加油!”
無數華夏民眾,自心底深處,不斷加油。
與此同時,扶桑接受訪談的三位建筑學家,也在持續預測中。
“我們看到,華夏的這截管道已經下落到百米深處了。”
“內部的檢測儀器,還是顯示滲水等級為0,是不是說明,華夏的這截管道,密封性和強度的確很強,能夠承受海底水壓呢?”
一位女主持人開口問道。
“呵呵,只是下降到一百米深度而已。”
“一百米處的水壓,和四百米處的水壓,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能輕易承受住百米水壓的建筑水準,一旦到了四百米處,很可能直接崩碎!”
“現在滲水等級是0,根本不算什么。”
“我相信,到了兩百米之后,滲水等級就會顯現出來。”
“四百米的時候,必然已經達到了10級以上,甚至,超過20級也有可能!”
這些扶桑建筑學家紛紛說道。
管道繼續下沉!
下沉的速度并不算快。
因為,要給管道一個適應水壓的時間。
就像是一個人握住一只雞蛋。
如果是緩慢的增加力量,雞蛋不會破碎。
但如果短時間爆發力量,雞蛋很可能立刻破碎!
一百一十米……
一百二十米……
一百五十米!
一百八十米!
隨著時間推移,管道入水深度,已然接近兩百米。
扶桑三位建筑學家,都是瞪大了眼珠,屏住呼吸。
他們想要看到直播畫面中,那個“0”數字,變成一個碩大的“1”字!
然而——
兩百米!
兩百一十米!
兩百二十米!
直播畫面上的數字,根本沒有任何的變化!
入水管道內部的360度攝像機也顯示,管道內部,無比干燥,依舊是灰白顏色,沒有任何滲水的痕跡!
這管道內部,已然使用了特殊的變色涂層,不同濕度下,會變成不同的顏色。
只要稍稍有一點水汽,就會變成淡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