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的老板做的就是演員的生意。他這店雖小,但是泡面、火腿腸,發燒感冒藥等等,應有盡有。
由于賣的是必需品,自然也就與劇組相熟。
徐光頭為了“人人臉有菜色”,真的不讓演員吃飽,又怎么瞞的了他們這些人。
“什么?大師吃不飽!不行,習武之人怎么可以受饑。老板,我要買吃的,最好是肉。”
吳小花沒有收三時齋為徒,但是三時齋卻已經認定吳小花是真正的大師,現在大師不得飽食,他很是生氣。
倒是弄的小賣鋪夫妻倆面面相覷。
不要看他們說導演不讓演員吃飽飯不人道,但他們也就是說說而已。
在這兒開小賣鋪,什么沒見過。
為了菜色,不讓吃飽只是小意思。什么讓人跳樓,真打耳光,真吃豬食、狗屎等等,他們都沒少聽說過。
老板他們同樣會憤憤不平,會罵不人道,但他們也明白這就是電影。不然,他們早打電話報警了。
“這個,你認識那個小伙子?”老板娘問。
“是的。他是位真正的大師。”三時齋肯定道。
老板與老板娘面面相覷。
“那小伙子是什么大師?”老板娘小聲問老板。
做生意的人天天守著小店,根本沒時間去練功。老板娘不知道吳小花是大師,老板也不知道。“這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大師又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人買東西。還不趕緊的。對了,不要忘了慕斯蛋糕。”
“老板,我不要蛋糕。”三時齋表示不要蛋糕。
老板說:“你是不是給小花買吃的。”
“是。”
“是,那你就要買慕斯。我悄悄告訴你,這小伙子是個甜食黨,非常喜歡甜食。”
“原來是這樣。”
既然是這樣,三時齋也沒有拒絕。
買下老板的東西,三時齋又道:“那么吳大師什么時候會來,你可知道?”
老板道:“這個知道,他都是固定一個點的。不過,他并不是每天都來。所以,如果你們想要找他的話,今天不一定等得到。”
三時齋道:“那么老板可否告知在下,他的劇組地方應該怎么走?”
老板點頭,說道:“這個可以,這不是什么秘密,你看出了門向左轉,走上一站路,坐72路到慶云橋下,然后再坐38路,就可以去劇組所在的村子了。到了那里你們再打聽。”
自有抗戰劇以來,橫店的抗戰村,哪天都要消滅鬼子,而且是集體式。
一個抗戰村從來不會只有一個劇組,有時候是兩個,更多的是兩個以上。
同時,導演也是會動的。今天也許拍村頭,明天也許就去拍土堡了。老板讓他們到了再打聽,也是為他們好。
三時齋聽后十分欣喜,直接對老板二人九十度鞠躬感謝。
“但愿我的運氣足夠好,今天可以見到吳大師。”三時齋激動說道。
孫冬卻在一邊潑冷水道:“場景村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少說也有上萬人。再都是流動人口,找一個人,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三時齋聽了,沒有生氣,反而點頭說:“但愿運氣不錯。”
很明顯,他是認可了孫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