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你不再考慮考慮。要不……你可以親自去找他們?”
李昭是真的在為吳小花著想。心說:你怎么可以因為反抗不了“強迫”,便接受了呢?你可是修士!
不要看李昭是個死宅,便以為他是個蠢宅。事實上他很聰明,如果他死蠢死蠢的話,他也不會跟父親鬧僵。
在那個時代,挖社會主義墻角的孩子可不好過。所有孩子都會排擠他,毆打他。
吳小花明白他的好意,笑道:“我需要的人很多,哪怕是悄悄的來,也是瞞不過的。”
“需要的人很多?你要做什么?”李昭奇怪道。其他人也專心聽著。
所有人都閉住了呼吸,唯恐呼吸聲大了,聽差了吳小花的意思。
只見吳小花神秘一笑道:“我要養豬。”
“哈?你說什么?”不僅李昭以為聽差了,就是其他人也以為聽錯了。
“養豬啊!我不僅要養豬,還需要生物學家幫我養。”
李昭扭頭看看一邊,顯然是他太驚了,有人說話,他忍不住轉頭看了一下,又立即回看吳小花:“呃?兄弟,你啥意思?”
吳小花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背著雙手,道:“你不懂的啊?不僅僅人豬,如果是老虎、獅子,就更好了。”吳小花說的是實話,既然古代人可以養“藥”,他為什么不可以。
用活人養“藥”這種事,他不會干,但是用動物就不一樣了。
而且以今時今日的養殖技術,連大熊貓都養的活,人參都可以當蘿卜種的時代,讓“藥”寄生在動物上,他們也許辦不到,但是養好它們,讓寄生的“藥”生長的開心,他們絕對辦的到。
外面的世界不都有科學家們在研究音樂對動植物的好心情嗎?
更不用說什么三月肥了。
按照“藥”的成長,氣血越足,“藥”成長的越快。
而想讓豬長的肥頭大耳,氣血十足,還要長的快。讓它們外出自己覓食,又怎么比的上圈養呢。
而且圈養了之后,可以隨時隨地觀察“藥”的成長,一成熟便收割,連“藥香”都省了。
至于人間建材在這邊的材質問題。其實也好解決。不管是從蟲界弄材料到人間冶煉,還是在蟲界發展一下工業。吳小花相信現在人間的實力。
就是一時間解決不了,也就是投點錢的事罷了。這就是科學的魅力了。
科技這種力量體系,天然的就帶有各種集中性。
資源集中。
人力集中。
……
各種集中之后就是開燒,燒資源,燒金錢,燒人力,燒的你心驚膽戰壓力山大,還要閉眼祈禱,祈禱自家靈光一閃什么的。這種時候就別說什么“失敗是成功之母”了,雖然理論上說,失敗一次,就排除了一個錯誤的選項,距離成功又進了一步。但距離成功究竟有多少步這種撞幾率的事,真的太考驗人的心理素質了。
但,如果燒的不是自家的資源,金錢,人力,也就沒那么驚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