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工坊也迅速的拔地而起,等到那二十來間房子上梁上瓦完畢,另一面的龍神廟連塊石頭邊角都沒見呢。
張震那幾千斤麥種也分發下去,一畝地的麥種不到二十斤。
本來他是想種點大頭菜和大蒜的,結果大頭菜根本就沒傳進華夏呢,大蒜倒是有,總共才收了幾十斤,勉強也就種幾畝的樣子。
等到耕種完畢,北風已經強勁,原本不到一周發芽的麥子,愣是十天才發芽。
看著那一片片蔥綠,正在挖水渠的漢子們仿佛看到了希望,干起活來那是意氣風發,當然,還時不時的拌兩句嘴,‘我的比你的長勢好!’‘俺的先發芽!’什么的,笑鬧幾句,奮力挖渠。
這期間,竟被夏瑩瑩找到了一把手槍,還有二十發子彈,小倍數的望遠鏡三十多個,天文望遠鏡一臺。
天文望遠鏡還好,發現的地方看樣是一個老板家的男孩的臥室。
那普通的望遠鏡,竟是在相鄰的兩家工廠的宿舍找到的,還是一個男宿舍,一個女宿舍,互相偷窺?還就不到一百米的距離,也不怕被發現了?太明目張膽了吧。
這兩樣都是張震給夏瑩瑩畫了圖讓她找的,如今終于有了,張震也踏實不少。
手槍可以防身,這望遠鏡嘛,大明雖然現在也有了,張震不相信他們的還能比得過后世的倍數,清晰度肯定更沒得比,尤其是那天文望遠鏡,能放大一百倍,可以觀景的,讓你走近十里又何妨!
這期間也有一件詭異的事,是有一天張震從工業園出來,抬頭看到了他怎也無法相信的一幕,天上竟然有霧霾,還是持續兩天,那感覺,張震都以為自己穿越回去了。
他只知道明末是小冰河時期,冬天特別冷,這秋末冬初有霧霾,說出去誰信啊!
隨著第一場雪下來,南陽鎮上也瞬間冷清了,運河上都沒幾條船了,大多數船只都去南方避冬了。
一波又一波的寒流吹過,剛結冰沒幾天就驟降到零下十幾度,穿著古代衣裳,張震怎么都感覺四處進風,實在冷的夠嗆,他找了根溫度計拿出來一量,靠啊!零下二十一度!
自己家在西北面二百來里,從小到大二十多年也沒經歷過零下二十度啊,這就是小冰河嗎?這還沒到三九呢。
好在工業園里七家服裝廠有一家就是做保暖內衣的,張震穿了兩層,想了想,還是沒敢給佃戶發,就是帶著張黃河夏仲勇,沿著冰面到了困龍灘,給疍人們送去了些,交代好每人兩件,不可張揚。
夜長了,張震也更有時間在工業園待著了,他也開始著手培養工人了。
包括夏瑩瑩在內,人人都必須學習,什么機械制圖啦,加工工藝啦,機械材料啦,反正機械廠里能找到的工具書,他一樣樣的深入淺出的教授。
從漢字數字到各種符號,從到簡單的圖紙到識別各種材料,對這九個學生,張震算是傾囊相授。
就算學不會也不要緊,張震還有個大殺器,比填鴨式教育更簡便的方法,沒錯,那就是流水線作業。
這世上應該再沒有比流水線更枯燥更機械的了,每天同一道工序重復幾千甚至上萬次,照著葫蘆畫瓢就行,根本不用動腦子。
幸好九女都挺聰明的,又爭寵一般的,一個個拼了命的學,不會的喊一聲‘主人,我不太明白!’根本不用張震費心,聽懂了的女孩七嘴八舌的一陣灌輸,不明白都難,除了夏瑩瑩,誰都沒有貼身受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