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說道:“衛總,恕我直言,既然您找過這么多專家學者,又何必還要找我呢?”
衛一健笑著說:“如果我說是因為無聊呢?”
趙琦笑著搖了搖頭:“衛總說笑了。”
衛一健哈哈一笑:“哈哈,但事實就是這樣。不過,實話實說,要是你的學識不如那些專家,我也不會把它拿出來。”
說到這,他又長嘆一聲:“說到底,我心里還是有些奢望吧。”
趙琦能夠理解衛一健不死心的想法,換作是他,可能也不會死心。不過,他現在更在意的是衛一健的看法。
看來自己先前的表現,應該是能夠讓他記憶深刻了,自己這一趟就來值了。
“你先看吧。”衛一健做了個請勢。
趙琦鄭重地打開錦盒,里面是一只這被層層包裹起來的茶盞,他先擦了擦手心的汗水,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
此茶盞,敞口,弧壁,矮圈足。通體施素雅天青釉,恰如雨后天晴天空的顏色,極為明凈清爽,釉面凝脂泛油光,瑩潤柔和,安靜地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當趙琦看到茶盞時,呼吸都停頓了幾秒,眼中充滿了驚嘆之色,要不是和衛一健的對話,他肯定認為這就是傳說中,不可得一的柴窯。
良久,他回過神來,把茶盞捧在手中,仔細觀察,隨著時間和流逝,他的目光從驚嘆,變成了疑惑,最后肯定。
看到趙琦神態的變化,衛一健心中嘆了一口氣,連趙琦都覺得有問題,茶盞肯定不對了。
半響,他問道:“結果怎么樣?”
“不太樂觀。”趙琦說道。
衛一健問:“能不能說說你的看法?”
趙琦斟酌了一番言語,之后問道:“衛總,您應該知道‘多足粗黃土’這句話吧?”
衛一健說:“這是曹昭《格古要論》中所述柴窯的特點之一吧,不過我不是太明白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接下來,我說的是一家之言,有什么不對之處,還請您諒解啊。”
趙琦侃侃而談:“這段話告訴我們柴瓷的底足及露胎處的特征和呈色,同時也告訴我們施釉的工藝方法。‘多足’是施釉的方法,底釉的處理方式一般有三種,滿釉的稱‘裹足’,刮去一圈釉的稱‘刮足’,施釉不到足的稱‘多足’,此法一般使底和近底部分無釉露胎。”
其中的‘粗黃’是指露胎處的表面現象,‘土’指的是胎。這種工藝,一般底足及露胎部分表面有干燥及燒窯過程中留下的胎裂紋或窯粘。總的來說,‘多足粗黃土’的含義是‘足底露出胎的部分表面粗糙呈現黃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