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清乾隆帝對此也是頗為欣賞,作詩贊道:“鐵足圓腰冰裂紋,宣成踵此夫華紛”。
趙琦欣賞著手中的瓷器,神色癡迷,久久都舍不得放下來,直到感覺到自己手酸,才回過神來,見劉南齊和秦大壯都看著自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一小心就看入迷了。”
劉南齊哈哈一笑:“只要是瓷器愛好者,面對這般精美的哥窯瓷,又有幾個可以不入迷?”
趙琦微微一笑,小心地把瓷器放回桌上,邀請劉南齊他們鑒賞。
等到他們鑒賞完,又過了十幾二十分鐘,都對這件瓷器贊不絕口。
大家對這件哥窯瓷品頭論足,講到后來,自然要說到其價值。
哥窯器物胎體成型后,先素燒胎體,經過挑選,再多次上釉,入窯二次燒成。故傳世哥窯器物,器形規整,制作精良。
傳世哥窯瓷器主要收藏在國內外一些大型博物館及少數收藏家手中,總數也不過百件左右,以至于哥窯破損殘片也被視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無幾。
而這件哥窯高足碗,正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完整器,同其它幾件博物館藏宋哥窯器一樣,此器碗口略有流釉,釉薄露胎使得碗口呈現出“紫口”現象;圈足細窄而露深灰色胎,因燒結而發黑褐色,呈現所謂“鐵足”現象。
哥窯的特征,在這件高足碗上一覽無遺,自然彌足珍貴。
秦大壯開口道:“我收你三十萬吧。”
趙琦直接拒絕道:“這不行,該怎樣就怎樣,男子漢,一口唾沫一顆釘,我答應了你,卻不照章辦事,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劉叔,你對市場比我熟,你給個公道價吧。”
“容我想一想。”劉南齊沉默了片刻:“我記得,去年有一件哥窯瓷拍賣,是件八棱洗,成交價七百多萬,我沒見親眼見那件八棱洗,想必這件高足碗不比它差,我覺得八百萬這個價錢是合適的。你們覺得怎么樣?”
事實上,明年初,就有一件類似的哥窯精品被拍出一千大幾十萬的價格,這件高足碗如果上拍,估計也不會差。
當然,私下買賣和拍賣會畢竟不同,因此,趙琦覺得八百萬合適,而秦大壯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趙琦現在手里還有兩百萬左右的現金,80萬還難不倒他,只是想想還欠了衛一健650萬的別墅款,以及劉南齊的150萬、定制家具50萬,他的頭都大了。
現在他手里的藏品雖然越來越多,但值錢了就那么幾樣,而且這幾件值錢的藏品,不到萬不得已,他都不太想賣掉,算是為自己成為大收藏家,奠定基礎。
趙琦盤算了一下,賣掉“朝珠佛頭”還至少有五百萬的收益(之前問彭大胡子預支了一百萬),加上手頭的現金,到年底,他還有兩百幾十萬的缺口,自己手里總要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算下來再有350萬應該夠了。
趙琦琢磨,自己努力一下,大不了再賣掉幾件藏品,應該能湊齊。說起來,如果是重生之前,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靠自己賺到這么多錢,他想都不敢想。
考慮到秦大壯還有兒子需要照料,趙琦要了銀行卡號,自己去銀行轉賬,回來把轉賬單交給秦大壯。
秦大壯拿著單子喜不勝收,雖然他只是簡單地道了聲謝,但趙琦能夠感覺到,其中飽含著深切的感激。
有了這筆錢,秦大壯應該能夠放輕松一些,至少在金錢方面,不用太為兒子今后的生活擔心了。
離開秦家,兩人向小區門口走去。
劉南齊問道:“這件哥窯,你準備怎么處理?”
趙琦告訴他,自己準備好好收藏起來。
劉南齊笑著點點頭:“對,不到迫不得已,這件寶貝可不要賣掉,否則想要再買回來,就千難萬難了。我就吃過這樣的虧,十多年前,撿漏到一件宣德青花,當時我還年輕,受不了金錢的誘惑,把它賣掉了。結果后來,哪怕翻十幾二十倍的價錢,也買不到一樣的器物了。
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里,你可別有這樣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