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暗自搖頭嘆息,說道:“那走吧。”
趙琦開車帶著王和言到了秦景明家,秦景明夫人毛海燕接待了他們。
毛海燕看起來比秦景明下葬那天還要清瘦了一些,她想給兩人泡茶,趙琦和王和言都表示不用了。
毛海燕帶著兩人來到放置藏品的房間,只見房間里的柜子上,只擺滿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地方都空蕩蕩的。
“我家老秦以前一天到晚,只要沒事就看著他這些藏品,我跟他說,多活動活動,這些藏品又不能當飯吃,他聽了還不樂意,犟著嘴說,人一生就那么多日子可活,看一天少一天,你們說,這叫什么話……”
毛海燕絮絮叨叨地說著話,講到最后,眼淚就止不住地往外淌,她連忙拿出紙巾擦了擦眼淚,道了聲不好意思,隨即說道:“王掌柜,我有事出去一趟,東西你們慢慢看吧,有什么事情,打我的手機。”
毛海燕出了門,王和言說:“你先看左邊的架子,我看右邊的。”
趙琦表示沒問題,走向左邊的博古架,這邊一共有二十幾件古玩,其中有十五件瓷器,剩下的比較雜,趙琦從瓷器開始鑒定。
連續看了兩件瓷器,其中一件給趙琦的感覺很不好,心中也冒出了絲許的疑惑。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絲疑惑越來越盛,心中也不禁冒出了一個念頭,難道秦景明的遭遇有問題?
王和言那邊的古玩要少一些,一共十五件,都是瓷器。他那邊都鑒定完,趙琦還有幾件雜器沒有鑒定。
不過,王和言之前注意到,趙琦在鑒定的時候,神色有些異樣,便等著趙琦鑒定完一件筆洗后,問道:“有什么問題嗎?”
“暫時還不好說,等我全部看完,咱們細說。”
“好的。”
等到兩人把這里的所有物件都看完,開始交流起來。
“小琦,剛才看你的樣子,是不是覺得哪里不對?”
“我以前看到過類似的器物。”趙琦指著其中一件青花海水纏枝蓮紋高足盤說道,他確實看過相似的器物,不過是前世。
王和言問:“你覺得哪里有問題?”
趙琦解釋道:“主要是畫工方面,我看到的那一件,畫工是極其富有層次和立體感的,細節上交待得特別清楚!兩者對比,海水、如意云頭、纏枝蓮的細節畫法有區別!
首先,此器的海水畫法看似精細,實則有些小氣,線條雖然流暢,但在海水上的點筆畫法卻并不細致,而且波浪也沒有大方疏朗的感覺!如意云頭和我之前見過的一件相比,也比較模糊,沒有層次分明之感,留白也并不規整!
主體紋飾纏枝蓮就更不用說了,看似仔細,用放鏡觀察,就可見其雜亂之感,雖有點筆技法卻并不到位,這種技法是需要相當的功力和耐力,沒有一定的水平,是達不到官窯的標準的!由此可看出,這件瓷器肯定有問題!”
自古以來,鑒定古瓷器的真贗都是目鑒基礎上的綜合分析、一票否定的鑒定原則。即有一點不對就不能認定為到代真品。目鑒基本上包括“器型、胎質、釉質、彩料、畫工、款識”六大方面。任何一點不對都可以予以否定。
也正是這樣,鑒定瓷器有著極高的門檻,不但要天賦,還需要相應的資源,但對手里有大量真品的大藏家來說,相應的就簡單了一些。
王和言是市博物館的顧問,借此,他可以看到無數真品,有著真品做對比,很容易就能看出一件瓷器的真偽。
但這也正是他驚奇的地方,因為這件瓷器,除了畫工之外,包括胎釉等等,和真品相比非常相像,如果不是他直覺感覺有問題,仔細看認出畫工好像不對,肯定會認為這是一件真品。
這一點,他挺佩服趙琦,自己在這個年紀,肯定沒有趙琦這樣的眼力。
王和言相信,自己都差點沒看出這件瓷器的問題,秦景明應該也很難發現。
“還有,這件宣德青花瓜果紋罐也有問題!”趙琦又說道。
“這也有問題?”王和言一愣,他根本沒有想到,這件瓷器也不對。
趙琦點了點頭:“從這件瓷器的外表可以看出,它是入過土的,而老瓷器入土后,受土壤中化學物質的影響,年久會產生形態不同的結晶斑。這種結晶斑一般呈雪花狀散布于釉表面。也有的形成網狀、線狀等非人為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