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行夫這種人,趙琦也遇到過,往往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至于原因,無非是怕受到嘲笑,怕別人鄙視自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自己,每個人都對自己不夠好。簡單來說,就是自尊心強,受不起刺激,自卑心強,不敢暴露自己的不足。
周大炮接著說道說道:“要說,古玩也是面照妖鏡,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很正常,但用這面鏡子一照,看能看出有些人的腦袋里面都是裝的豆腐渣。”
衛家和笑著說道:“周老板,那用這面鏡子照你,你的腦袋里面有沒有豆腐渣。”
周大炮到不怕自揭其短,笑呵呵地說:“充其量也就一點點吧。”
趙琦開玩笑地說:“要不咱驗證一下,把腦袋刨開來給我們長長見識?”
周大炮搖頭晃腦:“沒想到你這小子,也是個黑心的家伙!”
趙琦和衛家和哈哈大笑了起來。
說笑了幾句,衛家和跟趙琦提起觀音像的價錢,趙琦提出120萬,雖然他還能賣的更多一些,但衛家和也算是老朋友了,又是衛一健的長輩,多少給一些優惠,這樣大家今后才能互通有無。
衛家和對德化窯的市場行情不太了解,但他相信趙琦不會賣貴的,便拉著趙琦去銀行轉賬。
走之前,趙琦麻煩周大炮幫忙留意一下,哪里有合適的佛像。
衛家和聽了,問趙琦為什么要佛像,趙琦簡單說了事情的原委,衛家和罵了做偽的人幾句,便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了,就當是教友之間的交流。
去銀行轉賬之后,趙琦開車帶著衛家和去了他家。
衛家和禮佛,家里的裝飾比較簡樸,隨處可見一些佛教的元素,整體又非常和諧。
衛家和直接帶著趙琦去了他的收藏室,只見里面放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佛教文物,其中相當一部分,比較少見,比如舍利塔之類。
衛家和從收藏中挑選了一尊佛像,只要一萬五,但趙琦估計,價值應該有三萬左右,他跟黃應秋的兒子打了電話,對方一口答應下來,問趙琦要了銀行卡,馬上轉賬。
之后,趙琦把那座做了舊的佛像留了下來,請衛家和幫忙處理,趙琦認為這類做舊的器物,不能太敷衍一丟了之。
在衛家和家吃了午飯,黃應秋兒子的錢也到了,趙琦又開車把佛像送到黃應秋家。
黃應秋的老伴見到趙琦送來的佛像,看了之后,非常高興:“到底不一樣,老黃你看,這身上還帶著佛氣呢!”
黃應秋是唯物主義者,但這個時候,也不好掃興,就附合著說了幾句,熱情地給趙琦泡茶。
趙琦連忙表示不用客氣,他還有事情,馬上要走。
黃應秋連忙說:“小趙,不要急著走,我知道隔壁單元有戶人家,有件家傳的瓷器,聽說非常精美,如果你想要,我帶你去瞧瞧。”
趙琦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笑著表示了感謝。
于是,黃應秋帶著趙琦出了門,路上又給趙琦介紹了那戶人家的情況,據說以前是書香世家,在清朝的時候還當過官,只是后輩不行,衰弱下來。
到的那戶人家的門口,黃應秋敲了敲門,沒一會,就有位老頭過來開了門,他見是黃應秋,心里還有些詫異:“黃老師啊,你有什么事嗎?”
黃應秋笑呵呵地說道:“老江,這位是我朋友家的孩子,他是做古玩生意的,聽說你家有祖傳的古董,你以前不是說要賣嗎?所以我帶他過來瞧一瞧。”
老人搖了搖頭:“你聽差了吧,我什么時候說過要賣啊?而且不瞞你說,我現在想賣,那東西也賣不出去啦!”
“啊,為什么啊!”黃應秋很是詫異。
“東西被我孫子給摔碎啦!”老人一臉的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