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竟然毫不猶豫的自薦去東南收拾殘局,這話,著實有點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不由驚訝道:“你可是禮部尚書,去東南收拾海盜和倭寇,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啊?”
楊聰一本正經的道:“趙文華還是工部侍郎呢,他都能總督浙直,微臣這個禮部尚書應該也沒什么問題吧?再說了,他可是一點領兵經驗都沒有,微臣還曾領兵清剿過倭寇和海盜呢。”
這話說的,倒是在理,不過,楊聰如此執意要去東南,嘉靖反倒是有點懷疑了,這家伙,不會有什么企圖吧?
他忍不住問道:“清風,你可知道,趙文華可是說戚景通和湯克寬都是你楊家軍的將領!”
什么楊家軍,這趙文華也太無聊了。
楊聰苦笑著搖頭道:“皇上,趙文華這種奸佞小人的話不可信啊,微臣可沒聽說過什么楊家軍,而且,微臣也沒有領過幾年兵,當初立朝的時候,公侯勛貴,哪個不是領兵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宿將,也沒見誰說什么軍,什么軍的啊。”
他這是在告訴嘉靖,他并沒有什么非分之想,這什么楊家軍什么的,都是趙文華在胡說八道呢,要他領了幾年兵就是有所圖謀,那立朝之初的那些將領豈不個個都有所圖謀!
他之所以執意要去東南,主要還是不想閑著。
這會兒,他弟子都培養的差不多而來,《格物致知之理》一書都刊印出來了,物理學院也進入正軌了,待在京城貌似也沒什么事了,還不如借機去東南發展水師呢。
嘉靖當然不知道他想去東南干嘛,只要他不是圖謀不軌就行。
他這么一說,嘉靖也釋然了。
是啊,當初立朝之初,洪武年的時候,大明可有兩百余萬大軍,那時候的領兵將領誰手底下不是統帥了幾萬甚至幾十萬大軍,而且還不是統帥一年兩年,而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沒見他們怎么樣啊。
楊聰這才統了幾年兵,什么圖謀不軌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想到這里,他微微點頭道:“那行吧,朕就給你掛個都察院右都御史,讓你去總督東南事務吧,你去了,朕自然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楊聰連忙謙虛道:“皇上過獎了,微臣定當盡心竭力,為皇上分憂。”
嘉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這次東南之事,你覺得多久能解決啊?”
他可是有點急,因為顧可學說海盜和倭寇鬧的,藥都沒法煉了。
問題,他急,楊聰不急啊。
楊聰聞言,假裝仔細思索了一番,這才鄭重的道:“初步平定的話,少說也要半年吧,要徹底平定,恐怕得兩三年時間。”
兩三年?
那怎么行,別說是兩三年了,半年他都嫌長呢。
他假裝悲憐道:“蘇揚兩府的百姓在海盜和倭寇的蹂躪下可謂苦不堪言,朕這心里著急啊,清風,你能不能快點?”
楊聰當然明白嘉靖的意思,他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這個倒是簡單,只要調集大軍,最多兩三個月,微臣定能將海盜和倭寇趕出蘇州府和揚州府,只是要徹底將海盜和倭寇剿滅,尚需些時日。”
只要能將海盜和倭寇趕出蘇州府和揚州府便成,誰管你多長時間將海盜和倭寇徹底剿滅啊。
嘉靖聞言,不由點頭道:“那行,只要蘇揚兩府的老百姓不再受苦便成,其他的,朕就不催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