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馬云飛騎著他的那輛摩托車,把田鷹送到了機場。
……
田鷹的性格除開沒有劉文波那樣一根筋外,其實兩人也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執行力強便是其中之一。
回到雜志社之后,他第一時間把自己寫的稿件拿給了主編看。
主編雖說已經年過四旬,但是身上既有著文人的傲骨以及年輕人的熱血,看了田鷹這篇稿件后,他毫不猶豫地拿起紅筆,在上面批閱起來。
“此稿件具有很強的社會教育意義,建議作為頭條稿件月底刊發。”
拿過批稿,田鷹一臉的興奮,走出主編辦公室之后,他不由得緊緊握住了拳頭。
國慶節前夕出版的《南方期刊》在頭版位置刊登了筆名為“貓頭鷹”的稿件,稿件的名字叫做:游醫不是神醫,一個良心記者的臥底日記。
這篇稿件的出現,不僅使得該期的《南方期刊》雜志大賣,同時此事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定程度地影響,全國各地不少政府開始大力整頓不規范的醫療衛生市場,一時之間,游醫們像是耗子一樣紛紛躲藏了起來。
沒有了游醫們的搶奪資源,東進醫院的皮膚科生意一下子變得火爆起來。
在十月下旬醫院的例行會議上,醫務處給出了皮膚科的成績,平均每天接診20人次以上,每天凈利潤創收在6千以上。
這僅僅是一個皮膚科的創收。
財務處那邊也給出了從九月下旬到十月下旬一個月的財務收支報表,凈利潤達到了45萬元。
看著這份報表,袁方國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場,他宣布醫院還要補發國慶的獎金,中高層領導每人五百,醫生每人三百,護理人員及各處人員每人兩百,其余工作人員每人一百,另外還對皮膚科、消化科這些業績不錯的科室分別獎勵8千跟5千,此次補發獎金額度一共在15萬左右。
會議結束之后,袁方國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把張嵬跟鐘久林留了下來,商量著關于醫院的下一步發展。
鐘久林以前一直在職工醫院,見著袁方國有些想要擴大經營的想法,在心里感到高興的同時,他還是不由得嘆了口氣,道:“袁總,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眼下咱們的醫院都是租的,周圍的土地也是機械廠的,想要擴大規模,機械廠的那幾位估計現在正眼紅著,我估計他們不會讓我們白白擴大發展的。”
張嵬重點負責業務上的指導,對機械廠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不過一些情況他還是知曉的,聽完鐘久林的話之后,他也不由得點了點頭,接著話茬說道,“袁總,老鐘說的也有些道理,我還聽說你準備把醫院旁邊的一塊荒地用來修建一個公園,只怕是跟醫院擴建一樣,都會面臨重重困難的考驗。”
袁方國笑了笑,“事在人為,修建公園這事并不是我主動提出來的,而是老處長跟刀疤大叔他們工人委員會提出來的,當時我也就這個問題仔細思考過,認為有可能是個坑,不過在分析了之后,我覺得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好事。”
“什么好事?”張嵬跟鐘久林齊齊道。
袁方國清了清嗓子,大聲道,“至少在民心上我們是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