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這條生產線是從日本雅馬哈公司引進的,是雅馬哈公司淘汰不用的,雖說在日本是作為被淘汰的產品,但是小日本的科技技術畢竟還是領先華夏一個級別,摩托車生產出來,質量還是杠杠的。
這一千輛摩托車,袁方國把它們直接送進了自己在蓉城市的直銷店去賣。
雖說摩托車的質量不錯,但是袁方國自己內心的把握并不大,華夏龍摩托車的橫空出世,讓老牌的摩托車廠商肯定不爽,他們也是紛紛使出各種招數來打壓袁方國。
他們的招式很簡單,那就是優惠。
這種招式雖說簡單,但確實相當的使用,加之老牌摩托車多年沉淀下來的廣告效應,結果一個禮拜時間下來,一千輛摩托車竟然是只賣出了不到10臺。
廠子里面的銷售人員開始著急起來,就連被袁方國剛晉升為銷售副經理的馬婷婷的也很是著急,一個禮拜才賣7臺,一天1臺,照著這樣的效率,他們早晚會被龐大的庫存給積壓死。
袁方國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連好幾天,他都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面,濃茶一杯一杯地喝,營銷方案一個接一個地修改。
終于,經過三天的“閉關修煉”,袁方國制定出了幾條營銷措施來。
一是利用電視臺的廣告進行營銷,這回必須要創新,什么請明星騎個摩托車的傳統模式實在太老套了,袁方國用他深不可測的腦洞完美地詮釋了一回什么叫做廣告效應。
他把廣告的背景選擇在了非洲,一個黑人騎著摩托車出去打獵,誰料被一群猛獸圍攻,無論是獅子還是豹子甚至是獵鷹,都無法追上摩托車,并且摩托車一路上經歷了河流,山地、石地等多種復雜地形考驗,完美逃脫,最后黑人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豎著大拇指道,“華夏龍,真的是摩托車中的龍。”
這個廣告特點是詼諧幽默,讓人看了之后一下子便記住了。
二是走軟文的路。軟文真正興起還是下一個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后兩三年,通過一個故事,悄然無聲地把營銷產品注入到里面。
這一塊,他找到了寧遠林,寧遠林以前就是報社的記者,現在在宣傳部幫忙,幫他這個忙也是一件輕輕松松的事情。
寧遠林聽完之后不由得為袁方國精妙的設計叫好,他很快找到了以前的同事幫忙。
軟文是袁方國親自寫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巴蜀某地一個司機因為要給孩子送生活費,然后一路上騎著摩托車風馳電掣,結果撞上了一輛迎面駛來的小汽車,司機沒事,摩托車也沒事,倒是小汽車給撞壞了。
在這篇軟文營銷里面,內容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袁方民親自PS的那張圖片,撞壞的小汽車,完好無損的摩托車帶著顯著的“華夏龍”標志,一旁是兩個懵逼的司機。
這一招果然起到了起效,就像是當年的“蓉城保衛戰”一樣,一時之間,華夏龍摩托車聲名大噪。
第三條主要是冠名巴蜀隊,邀請著姚夏、馬麥羅等速度型隊員作為代言人,袁方國為此花費了200萬人民幣。
……
以上三張牌一打出,不到一個禮拜,余下的摩托車在短時間全部銷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