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若有所思的看著眼前跳躍的篝火,其他人就沒那個雅興了,一天的勞累吃飽后倦意襲上心頭,都說打哈欠是連鎖反應,第一個人打哈欠陸陸續續所有人基本都打了個哈欠,已經有人撐不住跑回帳篷睡覺,留在篝火邊的只剩下趙為,秦羽,符燁,何逸風和莫方這五個原原陽籃球隊的人。
“秦羽,美國的校園籃球很強嗎?”
NCAA的比賽視頻莫方見過但錄像資料并不多,再加上不是親身感受,并沒有一個切確的概念,秦羽從美國回來他們都知道,秦羽現在的實力他們也直觀的看到了,還是忍不住跟秦羽親口證實一下。
秦羽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如果要跟國內對照的話,CUBA的水平或許跟美國的高中生籃球水平是差不多的,或許還要遜色一絲。
還是那句話,這并不是崇洋媚外。美國是籃球圣地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打個比方吧,我國實施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一些落后的國家卻只有小學義務教育。而我們與美國的差異就是如此,籃球在美國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應該說是一種文化甚至可以說是產業。
“九年義務教育,跟六年義務教育。”
秦羽用了這個比喻,想來想去還是這個比喻比較貼切。
“義務教育?”
“這跟義務教育有什么關系?”
何逸風一時反應不過來。
“真的有這么大的差距嗎?”
符燁顯然理解了秦羽的話,不過換個角度來想就未必覺得秦羽的話夸大。就拿職業聯賽來說,國內頂尖的職業球員有不少去過美國,但真正能夠立足NBA闖出名堂的的只有姚明一個人。
很多人說林書豪算是一個,林書豪是華裔沒錯,但從小就在美國長大,接受的一樣是“九年義務教育”自然也有而耳濡目染的意味。很多國內頂尖的球員只能在發展聯盟拿到一份非保障合同,連NBA的出場時間都沒有。而那些被NBA淘汰的球員則能在CBA大殺四方,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如不努力一些,有機會自己去感受一下呢?”
別人說的終究沒有自己感受的更切實際一些。
“睡吧!明天還要訓練。”
秦羽打了個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