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稍微不滿,就會發出陣陣噓聲。而被觀眾怒罵,結果卻成為經典的影片非常多,最有名的當屬《低俗小說》,是在罵聲中捧起了金棕櫚獎。
林海不敢說自己的配樂能成為經典,但是只要懂行的人,都不會把它當成狗屎。
說實話,現場能留下一百多人,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和澤維爾的預期。
“看來這屆觀眾的水平不低啊。”另一側的澤維爾笑道:“也不排除他們打算等到片子結束再罵街。怎么樣,你準備好了嗎?”
“你應該擔心他們,”林海說道:“我可不是罵不還口的人。”
前排的武田真治豎耳偷聽,忍不住冷哼一聲,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能如何應對,最好直接被噴成自閉癥,那才大快人心!
……
九十分鐘后,正片結束,熒幕上開始播放演職員表。
通常到了這個時候,觀眾都會有所表示,然而此刻的放映廳里,既沒有掌聲,也沒有噓聲,都在盯著滾動的人員名單猛看。
不是所有人手里都有小冊子,所以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配樂師是誰。
估計電影放映員也是這種想法,所以直到林海的名字出現后,放映廳的燈光這才亮了起來。
突然亮起的燈光引發了一陣騷動。
緊接著,掌聲和噓聲毫無征兆的同時響了起來。
如果把林海的音樂作品當成邪典電影,大概更容易理解現在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喜歡的瘋狂為之著迷,而討厭的則恨不得將其踹倒在地,再狠狠碾上幾腳。
林海轉向澤維爾,笑著說道:“所以我們算成功還是失敗?”
“是你,不是我們。”澤維爾繼續甩鍋,開玩笑道:“那要看兩邊誰先堅持不住。”
掌聲堅持了五分鐘,噓聲也堅持了五分鐘,兩方較勁一般,誰也不肯先停下來。
不過最后還是掌聲占了上風,拍手畢竟更輕松些。
察覺到噓聲減弱,一個年輕人興奮的振臂高呼,結果腳一軟,一屁股坐了下去,注意到這一幕的人頓時哄笑起來。
哄笑聲瞬間將針鋒相對的氣氛掃蕩一空,而引發這一切的年輕人還在向身旁的朋友解釋:“呃,我的腦袋有點暈,我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了……”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感受,堅持“聽”完整場電影的觀眾大多頭暈目眩兩腿發軟,感覺就像一口氣玩了三千六百個托馬斯回旋。
……
哄笑聲中,主創人員開始登臺,準備迎接狂風暴雨。
林海這個罪魁禍首當然跑不了,他被導演里莫森親自押上了臺,法國佬上臺后還小退了半步,擺出一副槍林彈雨都沖林海去的姿態。
觀眾們也確實不打算向導演提問。
這部影片說實話不算差,但是缺點更明顯——導演為了體現主題,大量用了第一人稱視角,但是因為機震的關系,給人的負面感受多過正面;劇情方面散漫拖沓,即使有北野武客串加盟,也不能帶來本質改變,而兩位主演,吉川的腿還有點看頭,武田就只剩下大寫的尷尬。
這樣看來,林海的配樂反而是片中唯一的閃光點,哪怕它那樣扭曲,哪樣不可理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