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的話讓大家非常意外,鳥居幸更是難掩失落。
林海見狀,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可以把這幅畫送給我嗎”
鳥居幸頓時高興起來,大聲說道“當然”
“謝謝,我會好好收藏的。”
林海說著將簽字筆遞給鳥居幸,“不介意給我簽個名吧”
“啊”
鳥居幸愈發感到意外。
從來都是藝人給粉絲簽名,到了林海這里,居然倒了過來。
等鳥居幸簽好名,林海又給了她一個驚喜。
“村松小姐,可以請你幫我們合影嗎”
村松美由笑著點頭。
鳥居幸瞪大了眼。
在日本,很多事務所都禁止藝人和粉絲合影,美其名曰是保護藝人的肖像權,實際上是為了賣周邊。
以杰尼斯社為例,粉絲想要獲得偶像的照片,只能加入會員,然后購買事務所拍攝的偶像寫真。
正因為了解這些,所以鳥居幸壓根不敢提出合影要求,沒想到林海居然主動提
了出來。
她不敢相信的問道“可以嗎”
林海點頭道“當然。”
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鳥居幸會在這次的事件中失去年輕的生命。
從這點來看,她是幸運的。
外人不清楚這些,但這絲毫不妨礙人們將她稱作“幸運的女孩”。
十多年后,知名記者紀藤勝明在自傳中提及這段歷史。
書中是這樣寫的
“在那段時間,無論報紙、廣播、電視還是剛剛興起的互聯網,都在報道這件事而在生活中,哪怕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店,都能聽到人們在議論這件事,或者說,議論身處事件中心的林海。”
“這不是林海第一次引發全民討論,在這件事發生前不久,他就曾因為oin一曲成為話題人物。有趣的是,oin的意思是毒藥,而和歌山事件也和毒藥有關。前段時間,我做了一項社會調查,當被問及oin這首歌的作者時,接受問卷調查的160人有144人十分肯定的回答是林海,而實際上,除了o的主題曲,林海從未在任何場合唱過這首歌”
“和歌山事件的戲劇性是引發熱議的根本原因。在事件發生一段時間后,警方在新聞發布會中披露了真相林海是通過在互聯網上發現的蛛絲馬跡,推理出事件可能發生,于是打著路演的旗號前往和歌山調查真相。這個說法很合乎邏輯,然而有趣的是,我周圍的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我那個做律師的父親,都更相信最初的報道中的說法林海是在夢境的指引下,阻止了悲劇上演。用我母親的話說還有什么比這更浪漫嗎”
“男人渴望成為英雄,女人追求浪漫,老人迷信,而小孩子天真愛幻想夢境一說,很好的滿足了全社會的心理需求。而提到這場夢,不能不提身為女主角的鳥居幸。鳥居幸無疑是幸運的,她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卻因為富士臺的報道而變得家喻戶曉,甚至引發了社會現象在當時,無數女孩受其影響,開始熱衷于繪畫,她們將喜歡的偶像畫像貼在床頭,日夜禱告,希望能將心聲傳遞給對方,或通過贈送畫像的方式,向男性表達愛意個人人為,這更多是受到1997年末上映的泰坦尼克號影響;同時,幸字在當時更是成為了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的首選”
“這樣利用一個單純的女孩子,你不會良心不安嗎”
能見里香走進r社的社長辦公室,發現林海正在聽廣播。
廣播中正在播放一檔訪談節目,節目嘉賓就是鳥居幸。
如今距離和歌山之行已經過去一周時間,事件熱度卻絲毫不減,林海接受了不少采訪,實在不堪其擾也實在沒什么可說了,于是以創作為借口,躲在事務所里不肯露面。
他躲了,記者們于是盯上了鳥居幸。
女孩自己倒是樂在其中,似乎有化身“林海吹”的趨勢。
能見里香最近說話火藥味很重,林海不想惹她,但也不想背鍋。
林海聳了聳肩“難道我救了她,就要為她的人生負責”
能見里香沒吭聲,算是默認了他的說法。
盡管如此,她還是很不爽。在她看來,林海借題炒作的行為,和“發國難財”沒什么區別。
林海很清楚她的想法。
問題是,誰的國
林海不是大愛無疆的人,他一個華夏人為了挽救日本人的生命而奔走,傳回國內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戳他脊梁骨,冒了這么大風險,如果毫無回報,那他豈不是虧大了
更何況,他固然人氣暴漲,但人氣這種東西很虛,究竟能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和影響力,現在還無法確認。
不,馬上就有個確認的機會。
林海站起身,說道“陪我去一趟紀伊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