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我本來也正在整理戶口,分發無主田地房舍給百姓,并且發放農具種子,幫助他們重整家園。”
“好。”陳宮點點頭,繼續說道:“第二點,我若是為你出謀劃策,你必須聽從,否則我也沒有出來的必要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我懂得,今日既然來請,自然會對你言聽計從。”
“很好,那說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這件事你要是不允,那其他事也不用說了。”
看陳宮表情很是慎重,陳重也收起笑容,正色說道:“請說。”
“如今漢室衰敗,但天子尚在,我希望你有能力之后,能夠率領兵馬,匡扶漢室!”
說實話,陳宮的這個條件非常過份,因為現在天下群雄,幾乎沒有幾個將被董卓控制住的天子放在眼力了,否則也不會有孫堅和袁紹爭奪傳國玉璽之事了。
野心誰都有,但唯有陳重真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皇位毫無興趣,所以陳宮提出的這個要求,也只有陳重才能真心實意的答應下來。
見到陳重當眾賭咒發誓,陳宮也是頗為驚訝,因為他沒有想到陳重竟然真的答應了。
如此一來,陳宮也無話可說,既然陳重立下了重誓,他也當場發誓,愿意從此以后全心全意的效忠。
誓言發下,無可更改,陳重心中大喜,畢竟這是他收下的第一個謀臣。
不過陳重費了這番心思也是值得,陳宮剛剛加入就立了大功,舉薦了一文一武兩人。
文士名曰孫乾,字公祐,青州北海郡人。
孫乾并非那種出色的謀士,但他處事細致縝密,乃是一位很適合處理內政之事的人才。
這武將名喚太史慈,字子義,青州東萊黃縣人,黃巾之亂前曾為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乃是一位出色的猛將。
太史慈擔任本郡奏曹史,當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不能分,其后太史慈毀壞結案奏章,擔心因此見受譴責刑罰,因此為免受到無妄之災,乃避居于遼東。
對于太史慈的聲名,陳重也是久聞,當即大喜,連忙命人帶上陳宮親筆書寫的信函,前往遼東招其回到青州。
沒有人喜歡背井離鄉,太史慈見到信使之后,得知青州牧陳重和陳宮邀請自己,心中也是大喜,當即帶著自己的老母和家眷趕了回來。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因為剛剛加入陳重軍中,為了展示自己,他當即摘弓疾射,只見其弦不虛發,實在是個罕見的神射手。
短短數日,麾下多了一文一武,還都是有著真才實學之輩,陳重更是歡喜。
太史慈在軍中待了幾日,忽然找到陳重說道:“青州本地還有幾人武藝不錯,只不過他們誤入歧途,將軍若是給我一支兵馬,我當親自將他們擒回,也可讓軍中多幾員驍將。”
對于這種好事,陳重自然沒有不允之意,太史慈當即率領兵馬離開,數日后果然押著不少黃巾軍和賊寇打扮的降兵返回了青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