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大軍進攻幽州之前,并無什么事情發生,可是當戰事剛起,劉虞的從事漁陽鮮于輔、齊周、騎督尉鮮于銀等立刻召集了兵馬打算為劉虞報仇,并且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
閻柔招集鮮卑、烏丸等兵馬,共得漢兵、胡兵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于潞河之北,大敗公孫瓚軍,斬殺鄒丹。
烏桓峭王也率其部落及鮮卑騎兵七千余騎,隨鮮于輔迎接劉虞之子劉和在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殺公孫瓚所置官吏。
幽州后方大亂,這就是袁紹麾下謀士早就料到的事情,而當外族胡人進入幽州大肆攻掠之后,坐不住的就不只是公孫瓚了。
公孫瓚分兵去對抗胡人烏桓,袁紹大軍趁機步步為營,不斷向幽州的代郡,上谷郡,漁陽郡蠶食而去。
兩軍數次交戰,內憂外患的公孫瓚大軍屢戰屢敗,竟然被逼退到了右北平郡。
幽州共有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十二郡。
如今幽州的十二郡中,范陽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相繼被袁紹大軍攻陷,而其余各郡也被烏桓峭王,鮮于輔、齊周、鮮于銀等人率兵攻打,可謂是亂成一鍋粥。
陳重也沒想到看似強大的公孫瓚,竟然會在短短數日內就搞成了這番局面,此時要是還不出手干涉,恐怕袁紹就真的拿下了幽州了。
與陳重想法相似的還有曹操,而且袁紹勢力增大后,受到最大威脅的也正是曹操,所以他比陳重還要心急。
還未等陳重下定出兵的決定,老熟人荀彧就先快馬加鞭的來到了青州城。
荀彧此次前來,也帶來了曹操的親筆書信,信中之意就是兗州和青州兩家兄弟之盟前番合作頗為順利,這次為了遏制袁紹拿下幽州,也該共同出兵進攻冀州。
此舉不求徹底攻下冀州,只要牽制住袁紹攻打幽州的步伐,破壞了他的計劃就可以。
若是袁紹繼續揮師猛攻公孫瓚,那曹操和陳重的兩路大軍就假戲真做,直接分食了富裕的冀州。
看罷了書信,問明了曹操的意思后,陳重也不是短視之人,當即對荀彧說道:“孟德所言甚是,為了兗州和青州的安危,的確不能對袁紹之事坐視不理,那就依曹兄所言,雙方共同起兵攻入冀州!”
荀彧在來時就已經判斷陳重會答應此議,如今得到了證實,心中大喜,連忙星夜返回了兗州。
數日后,陳重命張遼和臧霸率領十萬青州軍北上,曹操也派出了夏侯惇、夏侯淵兩員大將,同樣是十萬大軍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