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人。
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庶出,過繼于袁成一房。袁紹相貌英俊,氣質威嚴,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借世資,年少為郎。袁紹二十歲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干的名聲。
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袁術,字公路,汝南郡汝陽縣人。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紹異母弟。
舉孝廉出身,拜為河南尹、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后,拜為后將軍,畏禍出奔南陽郡。初平元年,聯合袁紹、曹操等關東諸侯,聯兵討伐董卓。
袁紹和袁術皆是出身于東漢后期一個勢傾天下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從他們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
袁紹的親生父親是袁逢,后來過繼給了伯父袁成。至于袁術,也是袁逢的兒子。由此,袁紹和袁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但袁術是袁逢的嫡次子,而袁紹則是婢女所生,在古代屬于庶出。
對于這一點,袁術自小就非常看不起袁紹這個親兄弟。而這也無疑為兩人之后的矛盾和爭端埋下了伏筆。
天下大亂之后,袁紹就憑借著四世三公的家世,獲得了眾多豪杰志士的輔佐,還成為了十八路諸侯推舉的盟主,這毫無疑問更是讓袁術更加不爽。
如今天下群雄并立,袁術占據了豫州以及徐州的廣陵郡等地,袁紹則坐擁河北的冀州。
袁氏兄弟二人若是合力在一起,那估計天下無人可以與他們爭鋒,無奈兩人矛盾由來已久,又都不想屈于對方之下,所以一直是各自為戰。
如今袁紹已然是陷入了絕境之中,所以即便如何不愿意,他也必須要向袁術示好了。
卻說袁術在淮南立地生根,這邊的各路諸侯較弱,再加上地廣糧多,因此發展的很是不錯。
可惜袁術曾經數次想要攻伐北方的兗州,但一直并未成功,難免對曹操和陳重頗多怨恨之心。
接到袁紹親筆寫的信函之后,袁術見到對方有求和之意,其實按照他本心來說,并不想跟袁紹合作,但麾下眾多謀臣卻極力建議結盟。
主薄閻象奏道:“袁術雖有諸多缺失,但他畢竟是袁氏一脈,與主公有血脈之親,而曹操和陳重俱是大敵。
因此此時正該聯合袁紹共同對付曹,陳二人,否則一旦兩人剿滅袁紹,占據了冀州之地,下一步必定會對豫州下手。”
袁術雖說并無大才,但也明白這一點。
先前袁術數次派遣紀靈攻打兗州,并且他還占據了陳重當年出身的廣陵郡,無論如何,這些仇恨都不能消除,所以日后必定會與這兩方一戰。
既然如此,袁術也算從善如流,當即決定跟袁紹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