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表請劉備飲宴,席間說道:“昨承惠良馬,深感厚意。但賢弟不時征進,可以用之。敬當送還。”
劉備看到劉表心意已決,也不強求,連忙起身相謝。
兩人喝了幾杯酒后,劉表又道:“賢弟久居此間,恐廢武事。襄陽屬邑新野縣,頗有錢糧。弟可引本部軍馬于本縣屯扎,何如?”
劉表乃是荊州牧守,他的話就是命令,劉備自然不敢拒絕,連忙領諾。次日,便引本部軍馬徑往新野。
原本劉備去了新野,他的手中也并無太多的兵馬,劉表也還算安心,但數日后,一路兵馬徑自投向了新野,領兵之人乃是流落到他方的張飛,這次知道了劉備下落,所以找了過來。
張飛來后不久,舍棄了公孫瓚的趙云也來到了荊州,隨即也去了新野,劉備至此身邊多了兩員頂級戰將。
眼看著劉備的勢力陡然增多,劉表也是有了忌憚之心,暗中讓蔡夫人授意蔡瑁,多備一些精兵于新野附近城池,以免生出什么禍患來。
然而劉備即便是離開了荊州城,他與其他人的來往也并未中斷,荊州幕賓伊籍,字機伯,山陽人也,此人便時常前往新野,兩人經常密議。
如果只是荊州幕賓伊籍這樣的人跟劉備來往,那劉表還不曾在意,但卻有人來報,言道劉琦也經常前往新野,并且與劉備過從甚密。
劉表有二字,劉琦便是前妻陳氏所生,為人雖賢,而性格柔懦,因此不被劉表所喜,也不想讓他接管荊州軍政之事。
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瓊,頗聰明,也很受劉表喜愛,心中常想廢長立幼,只不過在這個長幼有序的時代,這樣做礙于禮法,因此一直委決不下。
如今不被自己所喜的長子劉琦竟然跟劉備勾搭在了一起,這可就真的讓劉表忍不住了。
劉表對劉備所作所為并不太擔憂,乃是因為他畢竟是外來荊州之人,在此本無根基,即便是起兵造反,失去了大義之名,荊州軍民也不會答應,但劉琦卻不同了。
劉琦乃是劉表的長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萬一劉琦和劉備合作,直接奪了荊州之權,那可就危險了。
劉表當即召來蒯越和蔡瑁等人商量此事,兩人齊聲說道:“劉備此來荊州,野心頗大,如今更是聯絡劉琦,足見其有吞并荊州之意。今若不除,必為后患!”
因為不想但上罵名,劉表不發一言,卻只是揮了揮袖子,但他的意思蔡瑁和蒯越已經知曉,當即離去。
兩人離開牧守府邸,蔡瑁對蒯越說道:“軍士我早已點齊,咱們這就前往新野擒拿劉備吧。”
蒯越卻阻止道:“劉備如今麾下不但有張飛和趙云兩員大將,還有不少兵馬,如此前往未必能擒殺了此人。
不如以牧守的名義,即日大會眾官于襄陽,等到劉備到來之后便可謀之。”
蔡瑁聞計大喜,當即讓其姐蔡夫人偽造了一份文書送往新野劉備處。
文書上寫道:“近年豐熟,合聚眾官于襄陽,以示撫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