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稱帝之后,江東的孫家立馬來信斷交,并驅逐袁術任命的太守袁胤。袁術治下的廣陵太守吳景、部將孫賁也棄他而去,投靠孫家去了。
最終稱帝沒幾天的袁術跟袁紹合作,反而被對方戲耍,直接被陳重率軍所滅。
這樣看來,另立天子不行,自立稱帝也不行,最好的辦法還是那個奉天子以討不臣。
聽到陳重說出這句話來,無論是最先投到他麾下的陳功和孫乾等人,還是身邊的糜竺和糜芳,以及后來加入的許攸,對此都是贊不絕口。
許攸當即贊道:“如今天下雖然打亂,但漢室數百年間,早已經深入人心,正所謂人心向漢。
獻帝出逃,若是能夠接納天子,無論是天下的豪強大族,還是眾多百姓,都會認為主公乃是仁義之人,乃是匡扶漢室的忠臣,此舉帶來的好處實在多多。”
“正是如此!”陳宮也言道:“有了天子在手,那獻帝所在之處便是朝廷所在,這樣我方無論是進軍討伐,還是招賢納士,征兵征糧,委任官職,這都有了名正言順之名,所以主公一定要不惜代價盡快找到獻帝的下落。”
陳重自然也知道大家說的沒錯,掌控了獻帝會讓任何一方獲得無數的好處,可現在難就難在沒有人知道天子在哪里,否則他早就被董卓抓住了。
而且陳重占據的都是青州、徐州和豫州一線,大部分地域都緊鄰大漢極東之地,此時大軍又開到了幽州,這距離司隸州著實遠了一些,就算想要去查探天子的下落,也是路途遙遠,還要穿過曹操控制的兗州和冀州一帶。
陳重這個主公有難處,麾下謀臣自然要盡心竭力的思索對策。
仔細的研究了良久各州的地圖后,許攸忽然問道:“主公,若是你想要從董卓控制的司隸州逃走的話,你會從哪里離開呢?”
“從哪里離開?”
聽到這個問題,陳重的目光也定在了事發的長安,隨后考慮起了幾條逃跑的路線。
“涼州乃是董卓的老家,又是極西之地,不管是我,還是獻帝都絕無可能向西而行。”
對于陳重排除了涼州這條路線,眾人都沒有意見,因此那根本不是逃生,而是直入董卓虎穴的找死行為。
“并州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那里也被董卓控制,并且還有重兵防衛羌胡。”
去掉了涼州和并州,剩下的就是冀州、豫州、兗州和荊州了。
“兗州乃是曹操之地,冀州現在大半郡縣也落到了曹操手中,獻帝去找曹操倒是也有可能,畢竟曹操當年也在洛陽為官,他又是漢相曹參之后。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