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與于禁等人引兵來到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余盡護糧車而行。
正在行進間,夏侯惇望見前面塵頭忽起,連忙問道:“此向是何
處?”
親兵答道:“前面便是博望城,后面是羅川口。”
夏侯惇令于禁、李典押住陣腳,自己親自出馬陣前。遙望軍馬來到,他忽然大笑起來。
諸將疑惑問道:“將軍為何而笑?”
夏侯惇笑道:“吾笑那劉備,據說他麾下有臥龍、鳳雛,還有徐庶等人,都被稱為當世頂尖謀臣,尤其是那諸葛亮更被傳為天人,吾今觀其用兵,乃以此等軍馬為前部,與吾對敵,正如驅犬羊與虎豹斗耳!
吾于主公前夸下海口,要活捉劉備、諸葛亮和龐統等人,看來今必應吾言矣。”
夏侯惇縱馬向前,敵方一將策馬而出相迎,看到此人后,夏侯惇頓時大罵道:“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
為何夏侯惇會如此憤怒,其實原因很簡單,來將乃是趙云。
在益州爭奪天子獻帝之時,郭嘉和夏侯惇代表曹操而來,而趙云和諸葛亮乃是劉備派去,正是敵對勢力。
夏侯惇和郭嘉等人被困到了八陣圖中,他的左眼也是瞎在了那里,其后破陣而出又跟趙云交手,雙方的仇恨可以說是極深。
趙云聽到夏侯惇大罵,當即大怒,連忙縱馬來戰。
兩馬相交,戰了十多個回合,趙云詐敗退走,夏侯惇未加細想直接追了上去。
追出了十多里,趙云挺馬迎戰,雙方又戰了二十多個回合,趙云再次詐敗而退。
如此一來,事情就很是蹊蹺了,軍中副將韓浩拍馬向夏侯惇諫曰:“趙
云此番連戰連退,恐怕事誘敵之策,將軍小心劉備軍埋伏啊!”
夏侯惇此時正在興頭上,再加上性格如此,根本不聽人勸,當即說道:“劉備軍中士卒稀少,就算是他有十面埋伏,吾又有何懼哉!”
此番出兵,夏侯惇乃是領軍的都督,其他人只有建議之權,卻無法阻攔,只好繼續向前追去。
曹軍一直趕至博望坡,就聽一聲炮響,劉備親自引軍沖將過來。
見到劉備所帶的人馬果然不多,夏侯惇當即對韓浩笑道:“看到沒有,這就是劉備的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
雙方交戰未久,劉備和趙云便率兵退后,此時天色已晚,濃云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
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于禁和李典兩人帶兵追到一處地勢狹窄之處,兩邊都是蘆葦。
李典看出險惡來,當即對于禁說道:“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
于禁也是戰場經驗豐富之人,對此深以為然,連忙說道:“君言是也。吾當往前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軍。”
李典急急勒回馬,高聲大叫道:“后軍慢行!”
雖然李典和他的麾下都齊聲喊話,可是十萬大軍行進之中,又是追擊疾行,哪里能攔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