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初平元年,孫堅兵討董卓時,他家人住在壽春,當時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年出生,而且在江淮一帶很有名氣。
周瑜慕名前去拜訪,勸孫策帶母親弟弟移居廬江舒縣,孫策聽從了他的意見。
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交好。
在孫堅眼中,周瑜就跟自己的親子一般,又深知他文武雙全,有王佐之資,故而將大半之事都交到其手中。
此番曹操大軍來襲,周瑜被孫堅認為大都督,總水陸軍兵在邊境一帶防御劉備和曹操兩家。
諸葛亮乃是暗中跟隨商船而來,因此周瑜初時并不知道他來到江東,后來有人暗中報訊,這才急忙趕了回來,就是怕孫堅被諸葛亮所惑。
周瑜既到,諸葛亮心中也是微微一沉,因為他知道自己依靠口舌之利哄騙孫堅等人還行,可面對這位周郎,卻實在有些不易。
周瑜到了之后也沒有跟諸葛亮客氣,當即說道:“聞主公將興兵與曹操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兗州和冀州,親自率領五十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孫堅本來已經準備答應諸葛亮的提議跟劉備聯盟,可是聽到周瑜之言,想到曹操勢大,不禁又有些猶豫起來。
看到孫堅低頭不語,周瑜指著諸葛亮指責道:“劉備因為被曹操所敗,只能死守襄陽,如今他知道難以抵擋曹操大軍,所以故欲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被此人所惑,為其所用乎?”
諸葛亮被周瑜這江東的大都督問責,要是一般人估計會驚慌失措,但他既然敢來此地,自然不會輕易被人震懾住。
既然周瑜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諸葛亮反而不急不躁,輕聲笑道:“大都督此言很有道理,莫不如我這就回去,陪同我家主公赴死,等到曹操占據了荊州之后,想必不久之后也能在地府跟孫將軍和都督聚首,再度把酒言歡。”
諸葛亮說完之后,就起身打算離開,這一下卻反而讓周瑜有些驚訝了。
其實周瑜這樣的人物,自然早就看出目前江南的局勢,現在有荊州攔阻曹操和陳重的兩路強大的諸侯還算不錯,江東可以繼續向南發展,可要是劉備真的被曹操所滅,那自家就要直接面對兩大強敵了。
到底是跟較己方稍弱的劉備當鄰居,還是跟曹操和陳重這樣的諸侯當鄰居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周瑜也是贊成聯合劉備共同抗曹,他這番舉動乃是為了在接下來的聯盟談判中爭取更好的條件,卻沒想到被諸葛亮看穿,這就有些尷尬了。
幸好還有老好人之稱的魯肅在此,連忙過來勸解,雙方本就都有合作之心,因此最后也就裝作無事一般的重新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