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此時的董卓已經今非昔比,擁兵自重,挾羌胡以威脅朝廷,拒不來京,更不交出軍隊。
在這種形勢下,朝廷便想讓皇甫嵩以武力解決掉董卓,可是董卓卻屯兵河東郡以觀變化。
最終內部混亂的朝廷終于還是不敢發難,這一來是因為后黨和十常侍的亂象,而來也可見董卓當時的軍勢已頗為強盛。
除了董卓這個不懼朝廷的猛人,涼州還有馬騰。
馬騰的出身和經歷也很是傳奇,據傳馬騰乃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代。他的父親曾任天水蘭干尉,后失官留居隴西,娶羌女為妻,生下馬騰。
馬騰年青時貧窮,無產業,經常從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賣,來養活自己。馬騰長八尺余,身體洪大,面鼻雄異,而性格賢厚,人們都很敬佩他。
中平四年四月,當時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導致漢陽人王國以及氐、羌等族造反。
涼州州郡征集勇士,欲討伐叛亂。馬騰應征,被州郡官員看重,任命為軍從事,統領部隊,后征戰有功,提升為軍司馬,遷偏將軍。
不久,耿鄙被部下李相如殺死,馬騰則聯合韓遂等人,與漢陽人王國合兵,自號“合眾將軍”,共同推舉王國為主帥,率領其部眾,寇掠三輔。此事也被稱作三輔作亂。
中平六年,王國被朝廷派來的軍隊擊敗,馬騰、韓遂等人于是廢掉王國,又劫持閻忠為主帥。不久閻忠病死,馬騰、韓遂等人相互爭權,勢力有所衰弱。
原本馬騰再猛也無法做大,因為在涼州還有一個更強大的存在,那就是董卓。
不過就在此時,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諸閹官,太后不從。于是,朝廷征召董卓使將兵到京師平亂。
董卓入京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轉折,不但改變了朝廷,改變了天下大局,也改變了涼州的局勢。
如果董卓一直在涼州,那馬騰雖有不少兵馬也無法變強,可是當董卓揮兵東進前往洛陽后,馬騰就立刻占據了敦煌、武威等郡,實力上也超過了曹操等人。
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之時,西涼太守馬騰也率兵參加,后來各路會盟結束后,各路諸侯都開始爭搶天下各州,發展也變得極快,袁紹、陳重和曹操等人更是如此,只有馬騰依舊被困在涼州,實力并無太大增長。
為何馬騰無法變強,那是因為還有韓遂這個人在涼州。
韓遂本名韓約,字文約。光和元年九月,金城太守殷華在任上去世.,韓約因為是殷華的故吏,于是與江英等追送殷華的遺體到遐邱,刊石紀念其功勛。
中平元年,韓約前往京師洛陽辦理公務,大將軍何進久聞其名,特與他相見,韓約勸說何進誅滅宦官,何進沒有聽從,韓約于是請求歸還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