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十一月,羌人北宮伯玉反叛,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邊允與涼州從事韓約劫為人質,不予放還。
涼州刺史左昌派蓋勛率軍駐守阿陽縣,叛軍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斬殺金城郡太守陳懿,脅迫邊章、韓約入伙,共推舉邊章為首領。
邊章又率軍包圍州治冀縣,左昌向蓋勛求援。蓋勛率援軍抵達冀縣,斥責邊章等人背叛朝廷。邊章、韓約都說:“左昌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派兵來救援金城郡,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
于是,邊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對冀縣城包圍。后又包圍護羌校尉夏育所部。而邊允改名為邊章,韓約也在此時正式改名為韓遂。
中平二年三月,韓遂等率領數萬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侵逼園陵。漢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都不克,而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擁有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騷動。
同年七月,皇甫嵩以無功免歸。八月,朝廷再次命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拜董卓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都歸張溫統帥。連同諸郡兵步騎共十多萬人,屯駐在美陽,來保衛皇家園陵。韓遂也進兵美陽。張溫、董卓與韓遂等交戰不利。
中平四年,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余萬,進軍包圍隴西。
四月,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伐韓遂。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反,與韓遂連和,耿鄙為別駕所殺。漢陽人王國,自稱合眾將軍,都與韓遂聯合,進而包圍漢陽,漢陽太守傅燮戰死。
馬騰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擁兵反叛,韓遂等共推王國為主,攻掠三輔地區。
中平五年十一月,王國包圍陳倉,靈帝派左將軍皇甫嵩督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人前往抵抗。
中平六年二月,王國圍陳倉已八十余日,但因城池堅固,一直無法攻破。皇甫嵩趁機率軍追擊,大獲全勝,斬首一萬多級。
韓遂和馬騰等人共同廢掉王國,脅迫前任信都縣令、涼州名士閻忠擔任首領,統率各部。
不久后閻忠憤恨病死,董卓也前往洛陽,馬騰和韓遂等人便逐漸開始爭權奪利,繼而互相攻殺,于是他們的勢力都是沒有增強,反而逐漸衰弱。
當年董卓勢大之時,馬騰和韓遂都對其很是畏懼,后來董卓殺死了并州丁原,收復了并州兵馬和呂布,以及漢朝朝廷的兵馬后,實力更是增強幾倍,因此兩人雖有野心卻也不敢圖謀司隸州和并州,只能在涼州內耗。
然而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董卓不久前分兵兩路。
一路由親弟董旻,女婿牛輔和李儒等人率領并州兵馬剿殺馬騰和韓遂,自己則親自率領二十萬涼州鐵騎去進攻虛弱的曹操。
天下大勢誰也料想不到,就像誰也沒有想到曹操會在赤壁大敗,也沒有想到陳重竟然會出兵幫助曹操,更想不到曹操的手中還有改變天氣,降下暴雨的青龍寶玉。
清丘之戰大敗后,董卓一路退回了涼州,可是此時的馬騰和韓遂不管是為了自身的生死,還是為了以后的利益,他們都不打算向董卓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