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猶未絕,只見馬超恰好轉身,已將李蒙擒在馬上。
原來馬超明知李蒙追趕,卻故意在陣前拖延;等他馬近舉槍刺來,馬超立刻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馬相并,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這個時代有其特有的習慣,如今王方被殺,李蒙被生擒,董卓軍的士氣立刻降到最低,士卒們失去了主將后,立刻望風奔逃。
這樣的機會沒有人會放過,馬騰和韓遂當即率領己方兵馬乘勢追殺,大獲勝捷,直逼到了董卓軍大營附近,馬超甚至還將李蒙帶到敵方大營近前,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其斬首。
董旻和牛輔才能的確有一些,科室他們能夠得到董卓信任和重視,那大多還是因為一個是董卓的親兄弟,另一個則是他的女婿。
此番二人領兵清剿涼州之敵,根本沒有想到剛來就受到這樣的挫敗,如今既然王方和李蒙都已經戰死,兩人方信例如有先見之明,自然是重用其計,只在原地緊守關防,由他搦戰,并不出迎。
李儒的判斷沒有錯,馬騰和韓遂征戰都類似胡人一派,來去如風,只知掠奪,卻沒有太多的物資儲備。
如此一來,兩軍對壘數日,西涼軍便已經糧草俱乏,馬騰和韓遂已經開始商議回軍撤退之事了。
董旻和牛輔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們等的就是西涼軍后撤之時,眼見的良機將至,二人也開始準備出兵追殺之事。
有了李儒的輔佐,馬騰和韓遂的后撤行動極為不順,被董旻和牛輔從后追擊,損失了不少兵馬,一直退回了武威郡一帶。
韓遂和馬騰率兵后撤,董旻和牛輔卻并不著急,兩人引兵進駐安定郡,北地郡等城池,采取了步步為營的策略。
這樣就看出兩方人馬的不同之處,馬騰和韓遂還保持著原來那種類似馬賊一樣的想法,而李儒卻是按照爭霸天下的做法,穩扎穩打,將己方的時機地盤擴大。
如果這樣繼續下去的話,那只要董卓軍緩緩向前逼近,就可以占據涼州各郡的州縣,最后將馬騰和韓遂逼出涼州。
可惜李儒的策略還沒有執行完成,一個壞消息就傳了過來,董卓率領二十萬涼州鐵騎居然在清丘戰敗了,而且他還做出了一個更錯誤的決定,那就是放棄了司隸州和并州,掠奪一番后撤回了涼州。
聽到這個消息后,董旻和牛輔還未如何,李儒卻被氣的一口鮮血嘔了出來。
天下各路諸侯,就連袁術這樣的無能之輩都知道要盡量的擴大己方的地盤,否則他也不會屢屢向兗州和徐州用兵,可董卓卻總是反其道而行。
董卓在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自己之時,就已經顯露出了這種想法,他放棄了洛陽,一直退到了長安,其主要用意就是因為長安更臨近涼州,可以方便他及時退回來。
主公無能,謀士也是無奈,李儒在傷心失望之余,也只能忙碌起來,一邊繼續向馬騰和韓遂等人占據的酒泉郡,張掖郡一帶逼近,一邊準備迎接董卓敗退回來的大軍。
此時馬騰和韓遂也得到了董卓大敗的消息,不過此事對于他們來說,卻說不上是一個好消息,畢竟董卓回到涼州,那最先倒霉的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