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臺寺位于梁山雪山峰南麓,為唐代高僧善導創建。寺院位置幽雅,古柏參天,青石托地。據《舊唐書》載:唐高宗于麟德二年(665年)在武則天挾持下封禪泰山,曾到梁山蓮臺寺瀏覽風光,焚香拜佛。寺內有一石佛,是在一塊自然巨石上雕鑿而成的,佛高兩米,佛像慈眉善目,儀表自然,端坐于蓮花之上,故稱“蓮花石佛“。
此時,被擄來的王興和洪林正五花大綁地坐在石佛前面的青石地上。
在路上,王興就一直和薛義、洪林商議脫身的辦法。
要依洪林的想法,在半路就要憑武力殺出重圍,保護王興逃跑。
薛義問道:“洪林,賊人有兩個高手,你有把握一擊而中?”
“那兩人武藝是不俗,但要是一對一,他們都不是我的對手。就是一對二,不出三十招,我也能勝。”
“那不行,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能賭主人的安危。還是等等吧,肯定有機會,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行此下策。”
對于薛義的話,王興是贊同的,自由誠可貴,生命價更高,還沒有正經享受穿越的福利,他可不想這么快就掛了。
洪林無奈,只好依二人所言,靜待時機了。
……
蓮臺寺佛堂內坐了四個人,除了姓于的首領和那個持棍的年輕人外,還有兩個人。
一人年約五十上下,長得精瘦,雙目有神,坐在中間位置,應是這幫人的頭領。
還有一人作書生打扮,手搖一柄紙扇,一對三角眼,臉上雖無甚表情,卻給人以陰瘮瘮的感覺。
“弘志,你把此人抓來干什么?”老者問姓于的首領道。原來這人叫于弘志。
“師父,我觀此人言行舉止不俗,而且那幫人都聽他的,應該不是一般人物,把他抓來,想當人質。一旦有事,也可有所依仗。”于弘志道。
“哼,咱們起事是臨時決定,官府根本不可能察知。再說,梁山只有一個巡檢司,而且要發兵必須縣官發簽票。此地距離壽張縣城150里路,往來請示沒有一天根本不可能做到。等他們人來,咱們早就走了,哪用得著人質?”書生打扮的人說道。
“師兄,防患于未然,有個依仗總比沒有強。”于弘志反駁道。
“這兩人留不得,要是走漏風聲,咱們都得遭殃。我看還是殺了好。”書生道。
“不可,師兄,此人見識不俗,小弟很是敬佩,況且又不是貪官污吏,怎能殺之?”于弘志道。
“師弟,欲成大事,不可有婦人之仁!”
“現在還不到舉大事的時候。”
“怎么不到時候?”
……
兩人為是否殺王興爭執起來,不成想旁邊的王興卻是起了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