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種種不悅,但卻不能明著說出來,龐超道:“老板,你已經決定了,我們還能有什么意見”,
蔡小芬相對柔和一些,道:“讓許老師來吧,這本來就應該是他的工作”,
孫一鳴點了點頭,讓他們兩人把任務布置下去,然后將茶話會的事告訴許哲。
“茶話會就是這樣,很簡單的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包裝一下公司,讓第一次和公司接觸的客戶對公司產生信任感,后面再談起業務就簡單許多了,沒有什么業績指標,介紹一下公司,和叔叔阿姨們拉近一下距離就行”,
雖然各金融公司名義上面對的客戶都是投資客,但實際上在金輝入金的卻是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這些人很難稱的上是“投資客”,充其量只是手里有點余錢卻又不喜歡銀行低利息的一幫人,他們對金融知識的了解十分匱乏,了解的面也不夠廣泛,投資上也不講究什么專業和技巧,大多數都是看公司的品牌,名聲和與他們對接的業務員的“人品”,和這些叔叔阿姨大講什么消息面,技術面是不會有什么效果的,他們中只有個別的幾個是想要獲取專業的知識的,其他的絕大部分只是看這家公司是不是可靠。
許哲對此十分了解,點頭道:“我明白,我知道該怎么和他們溝通”,
他從抽屜里取出三份文件,道:“剛編撰好的公司簡介,包括公司背景介紹,主營的產品,營業額,專業團隊等,我看了以前的公司介紹,粗糙了點,這一份我把內容精細并美化了一下,格式和封面還沒有做好,但用在茶話會上沒有什么問題”,
孫一鳴翻了翻,這份手冊的內容夸大了一些,公司的規模和營業額擴大了兩倍,無中生有的編造出一個行業內比較知名的母公司,專業團隊什么的就更夸張了,公司三個部門,三個團隊,沒有一個能和“專業”兩個字掛上鉤的,不是生瓜蛋子就是老油條,公司唯一能勉強算得上專業的只有四個人......不過這手冊的可行性倒是很高,公司的適當包裝還是很有必要的,他在工作上表現出的主動性也讓孫一鳴覺得欣慰。
“辛苦你了,許老師”,
“不辛苦,本來就是我的工作”,
孫一鳴笑道:“回頭我讓小徐把這份手冊裝訂起來,配上封面,給公司的員工每人發一本”,
許哲道:“我和小徐一起設計吧裝訂吧......”,
他本就是設計出身,對作品的統一性和完成度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手冊的整體設計他已經構思完成了,這個時候讓業余的人插一手做出畫蛇添足的事他便覺得渾身不自在。
孫一鳴對此倒是沒有多想,爽快的道:“就讓小徐給你打下手,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我去樓下采購點吃的,許老師,下午的茶花會就交給你主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