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對了,小哲,你有對象了嗎?要不要姐給你介紹一個,你別說,后村有一個姑娘還真適合你,那模樣就跟你姐我年輕時長得一模一樣”,
“有了,不過姐你一會兒見了我媽可千萬不要提起這個話頭,不然她又要嘮叨個沒完了”,
“哈哈哈哈,知道了,姐懂”,
......
從超市到家里有二十分鐘左右的自行車路程,小鎮上的柏油路早已經修了起來,以前趕集的地方變成了鬧市,街道兩盤門店林立,更讓許哲注目的是鎮里一座座新奇的樓盤,立在售樓部外面的廣告牌也打起了特價房和學區房的噱頭。
“這里新起了不少樓盤”,
許哲道,在他的印象里鎮里的房子還是都是自家請泥瓦匠蓋得老式農家別院,紅色的磚瓦房,很少有現代的大戶型,小戶型,兩居室,三居室,更不必說什么售樓部和學區房的概念。
而說起樓盤,許嬌嬌的怨念頗重:“這些蓋樓的都是奸商,以前咱們家蓋房子,請幾個泥瓦匠,一天管三頓飯,花個萬把塊就能蓋個大院子;現在鎮里一個**十平的小房子就要四五十萬,不買還不行,不買的話小孩以后上學都難;我爸是不在乎,說什么讀了書也是浪費錢,但我們這一代人怎么敢像他那樣養孩子?”,
許哲點頭道:“教育是很重要的,讀書的錢不能省,現在國內的樓市和教育都變得畸形了,人的階級因此而固化,這種情況下上學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學區房也就成了剛需,這因果已經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兩個孩子,想起以后的事就愁,房子要買,書也要念,我們就這點存款,買房吧沒趕上零八年那會兒的好時候,現在就瞻前顧后,也不知道以后房價是漲還是跌,暫時只能買些理財產品,先賺點利息在手里,備個不時之需嘛”,
“你買了理財產品?”,許哲心中一動,道:“這小鎮上也有理財公司了?”,
許嬌嬌道:“買了啊,買了二十幾萬呢,一年利息16%,不過不是什么理財公司的東西,是在鎮里的合作社買的,鎮上很多人都買了”,
“鎮里的合作社......”,
“對了,小哲你就是做金融的,應該對這個了解吧,你說合作社這種公家的機關應該不會有什么風險吧”,
許哲搖了搖頭:“零風險誰都保證不了,不過合作社總歸相對要可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