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sa點了點頭,道:“先后投進去了,加起來近六百萬,他一直覺得侯永順是個很有魄力的老板,他眼光倒是沒錯,只是沒有想到侯永順的魄力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許哲道:“他很聰明,很大膽,雖然無法無天,但是個人物”,
雖然只見了一面,但侯永順的狂妄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不僅僅只是一個愚弄了萬千人的狂徒,其行事之激進,手法之大膽,嗅覺之敏銳,未來之預見,豁命之決心都遠超常人;他早已看出這個行業的不可持續,在事業達到頂峰式將財產全部轉移了出去,逃亡海外;通緝是少不了的,但他的結果比國內的許多其他同行業者要好得多,同行業的中小企業主錢沒能掙多少,經永順一事不僅公司難以經營下去,人也要被帶到經偵科調查,而調查的結果通常是把以前掙的錢全部都要吐出來。
通常而言,經偵科從這些人手里是能追回一部分資金的,但這些追回來的資金很少有還給客戶的,至于這些資金去了哪里許哲也不知道......
“于總,除了我們公司,在別的公司有購買類似的金融產品嗎?不限于基金和p2p”,
ruisa道:“有,在大華和順寧都買了一些”,
事實上她購買了超過六家金融公司的產品,大華和順寧算是買的少的,跟著那個煤老板離開村落,來到縣里,再到城里,她的錢來的快,也來的容易,有了錢,卻沒有足夠的資源,想要自己做事業便不容易,于是她的錢便大部分用來投資,就像許多一無所有的年輕人總是幻想自己是作家一樣,ruisa總是不自覺的將自己向投資專家,風險投資人一類的角色靠攏。
許哲道:“可以的話,全都取出來吧”,
ruisa笑道:“不至于吧,大華和順寧財力雄厚,大華去年可是在市區買下了一整棟樓,他們的業務還和律師事務所合并,所有的合同和蓋的公章都是公證過,具有法律效應的,順寧我也做了有兩年了,一直很穩定”,
許哲道:“論規模,永順集團也很大,論財力,永順也很雄厚,論穩定,出事前的永順也很穩定,我們這一行不像其他行業,沒有長久和持續一說,只有零和一,一旦資金鏈斷裂,就只有倒閉消失一途”,
“唔...改天我去大華和順寧看看”,
畢竟沒有辦法憑許哲的幾句話就把其余幾家公司的投資全都取出來,不過心里有些擔心是真的,畢竟投在這幾家公司的錢加起來也有近八百萬,不是個小數目。
去大華和順寧了解后,見兩家公司都正常運轉,與她對接的客戶經理一如既往的熱情接待她,她便稍稍放下心來。熟料之后所發生的事卻一如許哲所說。
四月中旬,銀葉發生擠兌潮,一大批客戶要求提前取出錢款,銀葉起先還能夠應付,但很快,擠兌的客戶數量就超過了銀葉高層的預期,賬面上的錢不夠應對這場擠兌了,客戶的回款出現逾期,而這逾期立刻便使更多的客戶陷入到恐慌中,進而使得擠兌潮爆發的更加劇烈,銀葉一下子陷入到了癱瘓之中。
四月底,大華和順寧相繼暴雷,絕大部分客戶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