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與張豪和潘藝不同,她不像張豪那樣近水樓臺先得月,早先就與許哲認識,并在創業初期為他提供幫助,也不像潘藝那樣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和人脈,但她在業務上的能力卻很突出,性格也深受許哲喜愛。當然,許哲是個十分理智的人,不會因為偏愛誰就讓他(她)輕易的參與到公司層面的決策上來,他有心栽培趙靈是因為她在公司根基淺,將她拔的高一點,更有利于公司的總體平衡。
哲遠另外還有林果果、陳興旺和江五旗三個經理,其中林果果是行政,負責的是公司的日常事務,不能插手其他;陳興旺和江五旗是剛剛提拔上來的,各方面都尚且稚嫩,有待磨煉,許哲不想拔苗助長,于是這次的會議連許哲在內便只有四個人。
“公司現在有四百余萬的資金,有張總一部分,潘經理一部分,這筆錢放在公司里有一段時間了,一直是做墊資用。但因為資金量不足,公司沒法主推墊資業務,雖然也客戶存量,但這個業務一直斷斷續續,有時借貸出去,有時存在我們自己的賬上;現在我想把這筆錢真正利用起來,做個整容貸,這段時間我做了不少的市場調查,也做了一些整理和規劃,這份資料你們看一下,待會說說你們的看法和建議”,
許哲將厚厚的幾份資料分發給三人,三人都有些意外,心里各有微瀾。
三人都明白,許哲雖然經常說對公司有什么建議都可以提,但這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建議是否采納是許哲的事;每個人都有建議權,但決策權只掌握在許哲一個人手里。他花了那么大的功夫做市場調查,整理出這厚厚的一沓文件,就說明他說的“整容貸”業務是勢在必行了,別人的建議不是替他做什么決策,而是找出這個決策的不足之處,然后進行完善。
文件的內容較多,三人看了一刻鐘左右,潘藝最先看完,也最先領會許哲的意思,道:“老板,我覺得沒什么問題,一般而言整容貸的額度以二十到五十萬之間的金額居多,四百萬可以滿足二十個客戶的需求;它最大的好處是用我們自己的資金,不用走機構,這么一來利息和傭金都是我們自己的,同樣的資金放貸出去,我們的利潤會比以前大很多”,
許哲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你們呢,看完了嗎?”,
他轉而看向張豪和趙靈,趙靈有些茫然的看著他,十幾頁的文字看的她頭暈腦脹,只知道公司要開展新業務,老板已經做了市場調查,但業務的具體內容她還沒有看完,是以心里一片茫然。
她這幅表情讓許哲覺得好笑,也沒有為難她,道:“你繼續看,張豪,你說說”,
“我的看法和潘經理一樣,這個業務沒什么問題,不過我心里有點沒底,我們畢竟還沒有穩定的客戶來源”,
“客戶來源這一塊,我想讓你想想辦法,出出力”,
“我?”,
張豪不由得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