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點頭道:“我是業務員出身嘛,每天都在外面跑,你叫我坐我坐不住的,但跑直銷我很在行的”,
“每個月有多少成交客戶?有多少成交量?”,
韓復想了想,道:“每個月能做成十幾筆單子吧,去掉員工工資在內的所有開支,公司每個月能掙個七八萬...其實如果我們渠道鋪開的話,利潤至少能翻倍,再有墊資業務的話翻個兩番、三番也不是問題”,
七八萬,差不多是哲遠剛起步時的水平,許哲道:“你們現在有多少家渠道?”,
“有...十來家吧......”,
原本金俊有近十五個渠道,雖然其中不乏湊數的,但數量上馬馬虎虎還能說得過去,但規模縮小后業務進一步萎縮,渠道也流失了一小半,現在只剩下八家機構和小銀行了,不過這話卻不能一五一十的告訴許哲,免得他把自己給看扁了,讓自己在接下來的合作談判中陷入被動。
可他縱然不說,許哲又怎會不知道?畢竟是過來人,他對于韓復的心思再清楚不過,當下淡淡的笑道:“合作的話,金俊就相當于是我們的下線了,你們公司做不了的客戶介紹到我這里來,我這里能做的就幫你消化掉,分成上你怎么說?”,
韓復笑道:“許老板,你知道咱們這一行最難不是成交,也不是談客,而是挖掘客戶,我們跑直銷的每天都是風里來雨里去,辛苦得很...這樣吧,成交的單子咱們按六四分,我六,你四,渠道那邊的費用也請許老板幫幫忙”,
這話一出,許哲對他登時好感全無,搖了搖頭道:“韓老板,等你想清楚了我們再談合作吧”,
“...前面那棟樓就是了,到路口停一下吧”,
兩人說話間看看已經到了公司。
韓復將車速開慢了一些,笑道:“許老板,我說的只是個人想法和建議,要是覺得我說的不好,你說說你的條件嘛”,
剛才的條件他知道許哲不會答應,說出來只是為了提高他的心理預期方便接下來的談判而已。
許哲道:“我七你三,渠道費用平攤”,
“許老板,這不合適吧”,韓復道:“傭金至少也該是對半分嘛,三成太低了,做不了,真做不了”,
許哲自然知道七三分成無論對哪個下線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之所以開出這個條件不過是為了激他一下而已,見他反應激烈,倒是有一絲報復的快意,笑道:“我到地方了,分成的事等下次再談吧,返費協議書我們有現成的模板,分成比例確定下來就能簽合同,但不管怎么說,合作肯定要從你介紹過來的第一個客戶開始,分成的事你再想一想,下次劍門我們再詳細聊”,
下了車,關上車門,許哲向他揮了揮手穿過小道往樓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