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正一邊“嘎嘣,嘎嘣”地嚼著花生米,一邊扇著扇子下棋。
而再看太乙真人,畫風則是完全不同了,一手拎著酒壇子,一手下著棋,時不時喝上兩口,或是打打嗝。
一雙渾濁的豆豆眼垂得幾乎就要閉上,但太乙真人卻依舊猛抽自己臉頰,硬是讓自己保持著清醒。
“兩位真人,門外有人敲門!”
就在兩人手中的棋,正下的難解難分之時,玉兔突然又蹦又跳地跑了過來,急匆匆道。
“有人?是何人拜訪啊?”玉鼎真人捏著幾粒花生米往嘴里塞,問道。
玉兔聞言,想了想,道“是一個白衣女子,手持一個寶瓶,里面還插著幾株綠楊柳枝……”
“玉凈瓶?觀音尊者?”玉鼎一聽玉兔的描述,頓時就明白了來人。
對面的太乙真人一聽是觀音菩薩來了,也頓時清醒了幾分。
“請進來!”玉鼎端坐在蒲團上,完全沒有半點要下去迎接的意思,實際上,這也很正常。
觀音在入佛門之前,曾經的道名是慈航道人,與玉鼎真人,太乙真人一樣都是元始天尊門下的闡教十二金仙之一。
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
太華山,云霄洞:赤精子。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夾龍山,飛云洞:懼留孫。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師。
五龍山,云霄洞:文殊廣法天尊。
九功山,白鶴洞:普賢真人。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
只此十二人,為元始天尊座下,昆侖十二金仙。
因此,論起輩分,如今西方的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加上洞外的觀音菩薩,都得稱呼玉鼎真人和太乙真人一聲師兄。
別看玉鼎真人膽小如鼠,實力又不高,但他的輩分在三界卻是極高,因此,觀音來到這玉泉山,并不敢直接闖入,而是在洞外靜靜地等著。
玉鼎真人讓進,她才能進,如果不讓,那她就只能等著……
時間不大,在玉兔的引領下,一身白衣的觀音便緩緩走了進來。
見到那正在高臺上下棋的玉鼎真人和太乙真人,頓時施禮道。
“見過兩位師兄!”觀音微微一笑,道。
她的話說的很輕,聲音中更是透露著一股無與倫比的親和力,讓人只是一聽她的聲音,便倍感親切。
“觀音菩薩,來這里有什么事嗎?”玉鼎真人此刻倒還有些師兄范,頭也不抬,眼也不看,依舊自顧自地下著手中的棋。
“師兄若是不嫌棄,依舊叫我慈航便好!”觀音再度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