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和道人步入法海所在的房間之時,客棧外士兵處決黑店匪徒的動靜還在響亮的進行著。
法海對于他的到來毫不意外,試想連圓晦方丈都能從太子李秋恒的態度中猜測出一些東西,何況還是在與太子對弈的業王?
一個法力高強的大修士,因何受到了太子的忌憚?他到底知道了什么,引得欽天監接連動作?
這其中的內情可不光是業王想要知道,其他勢力的藩王更想知道,只是在京都城中就算是勢力最大,人脈最廣的業王,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去接觸法海,只有到了城外才有可能。
所以當清和道人又一次打著剿匪的名義出現在客棧里,法海并不意外,唯一感到意外的是,他原本以為對這件事情感興趣的應該遠不止業王一人才對,可是如今到了客棧的卻只有清和道人。
似是看出了法海心中所想,清和道人笑道:“京都風云變幻,東宮與朝中諸王對吃,都在互相發力,能夠在這個時辰出動人手繞過太子的攏共也沒有幾個,何況就算出了京都也未必會有我們這么順利,直接就能找到大師!”
法海點頭示意自己明白,直接開門見山的道:“小僧與東宮脾性不合,那個魏峰嫉賢妒能,生怕我得到重用后影響他的地位,對我也是百般敵視,此去皇宮小僧無意間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大秘密。”
清和連忙追問道:“什么秘密?”
法海便將魏峰藏蠱尸于帝王靈柩的事情說了出來,后者也是修行界的道門真人,無須言明厲害便盡知其中兇險,當下眉頭深鎖,沉吟不語。
那蠱尸在未曾吸收到天子龍氣的時候,在京都城中就幾乎已經無人能治,沒有抗手了,諸多修行高手聯合起來也就是維持一個平衡而已,如果真的叫魏峰將這具萬法不侵的邪物煉制出來,那么京都之中李秋恒想要誰死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法海間清和道人沉默下來,于是開口道:“那個魏峰其實是當年嶗山棄徒,江上離的二字,他們養煉僵尸的手段便是脫胎于道門,最終成型于苗疆,道長從這方面入手或許還可以找到破解的辦法。”
原本太子與諸王只見還有這相當微妙的平衡,因為雙方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才在京都之中平穩下來,而隨著蠱尸被藏入靈柩內吸收天子龍氣之后,京都城中的修行力量將無法再對太子一脈形成威脅制衡,這微妙的平衡自然就要被打破了。
諸王如果想要求勝,那只能提前動手,那樣還有一線生機。
法海心中早有定計,笑道:“道長不用著急,那具蠱尸逆天道而行,功成之日必為天道所不容,屆時當有天雷下界誅邪,宮城之中有佛道兩教的諸多人手都在主持先帝的水陸法會,混入其中應當不難,到時候只需靜待那邪物渡劫的時機,合力出手就是。”
清和道人聽著法海說的頭頭是道,欽佩不已的俯身下拜道:“大師法力勝過嘮叨百倍,對此等邪物又知之甚深,老道懇請大師與我等一起出手,誅殺此等邪魔!”
法海聞言似笑非笑的問道:“哦?那要這么說的話,卻不知是道長邀請我,還是業王在邀請我啊?”
這兩者之間看似無關緊要,可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業王邀請那意味著法海應約,那么之后在那邊的地位至少與清和也是平級,可如果是清和道人的邀請....那就是禮節再多再怎么尊敬,事成之后最大的功勞自然也就是清和的,這其中不光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還牽涉到了兩人背后佛道兩教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