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炮灰部隊擦身而過,而雙方都默契的沒有向對方發動攻擊,這些量產的炮灰,即使殺掉,敵人的戰艦也能馬上補充上來,所以不值得浪費炮火。
同時,看著敵人的后方部隊正開足馬力的從后方趕過來,定遠不禁露出了一絲微笑。敵人的科技樹比不上我方,這是定遠得出的結論。
畢竟那些后方從星港出來的戰艦,全部都是只是處于亞光速飛行的狀態。
為了保護要塞的安全,傳送門離要塞的距離用亞光速飛行的話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而如果用短距離折躍的話,大約連一分鐘時間都不需要就能夠趕到這里。
但敵人并沒有這么做,要知道現在它們孤軍深入的母艦很可能會被李南的艦隊給毀掉。數億它們不可能是示敵以弱,畢竟示敵以弱能夠起到的效果再強也不知道用一艘母艦來還。
也就是對方的技術還停留在第一代的曲速航行的時代,而對于已經掌握了第二代曲速引擎的泰倫帝國來說,奇塔瑞人的科技樹明顯落后一個時代。
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曲速引擎差距可是很大的,前者需要先將速度提升到亞光速,然后在通過曲速引擎,將戰艦推進送入曲速空間,整個過程按技術的差異大約需要半個小時到幾個小時只見,而這些時間大部分都是花在給戰艦提速到亞光速的部分。
而后者,卻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的時候,直接將戰艦推進曲速空間之中,而不需要進行加速。甚至還能夠對戰艦進行,短距離的空間折躍,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戰艦在戰斗時的機動性。
如果奇塔瑞人有著第二代的曲速引擎,它們的戰艦就能夠離開星港的范圍之后,就能夠馬上進行空間折躍,來到它們的母艦邊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慢騰騰的通過亞光速航行來趕路。
而作為戰艦最重要部分的引擎都落后一個時代,至于其他的武器,那就更加不用擔心了。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定遠才放心讓對方的炮灰部隊靠近自己。
與其在炮灰部隊的互砍中浪費時間,還不如讓那些艦載機放棄炮灰部隊,直接將敵人的母艦摧毀更加明智。想在她們要名對的只有一艘孤軍深入敵后的母艦,甚至連那母艦護衛的炮灰部隊都已經被派出來了,還有比這更好消滅敵方母艦的時機么。
敵人明顯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它干脆放棄母艦的防御部隊,用母艦拖住定遠的艦載機,然后通過那些炮灰部隊來消滅定遠的艦隊中的戰艦。那些艦載機只是通過生產線就能夠大量生產的炮灰而已,消滅了也毫無意義,而戰艦,只要被消滅了,那么就很難再次補充,除非再次調動后放的部隊。
當然,定遠也看清楚了敵人的想法,不過她的艦隊卻和這種普通情況不一樣。她的亞空間中,可是還有一大堆的戰列巡航艦在積灰,只是她的精神力不夠,所以無法動用她們而已。
其實,戰列巡航艦才是定遠的艦載機,而那些小飛機,是艦載機的下一級產物而已,不過也正是這些小飛機,才會大量消耗她的精神力就是了。而定遠想要控制更多數量的戰列巡航艦,就要等她的等級更高才行。
而現在,雙方都已經進入了攻擊的射程范圍了。首先開火的是奇塔瑞人的那些炮灰部隊的大鯤,兩百多艘大鯤頭部裝甲上的主炮同時齊射,兩百多到光束同時射向前排的戰列巡航艦編隊。
然而,一個巨大的幽藍色護盾,將整個艦隊的保護起來,護盾將那些大鯤射出的光束全部抵擋了下來。
聯合護盾系統,這是諾娃新研究的科技。通過這個系統,這些戰列巡航艦中的單體護盾,在復數的戰列巡航艦之間的距離不超過某個數值的時候,這些戰艦的護盾發生器就會產生聯系,從而形成一個將所有戰艦都保護進去的護盾。而這個護盾的強度,比起那幾個單體護盾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強大,這效果可不是1+1=2這么簡單。
大鯤的攻擊毫無作用,這是之前就能夠遇見的結果。不過這些攻擊的目的主要是消耗敵人護盾的能量。而聯合護盾系統的好處這時也能夠體現出來了,這個護盾是由所有聯合的戰艦共同功能維持的,所以護盾的持久力也大大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