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鯤的這些主炮攻擊,甚至連讓這個聯合護盾產生漣漪都不行。想要消耗護盾的能量,其實消耗的速度還沒有給護盾功能的幽能動力爐產生的能量速度快。
而大鯤在第一波攻擊之后就停下來,它們正在給主炮的第二發進行充能。而其他的奇塔瑞人士兵,則駕駛著飛行器繼續前進。這個距離雖然它們也能攻擊到目標,但這個距離足夠將它們手中的光束槍的威力消耗了大半,很難對敵人的護盾起到作用,所以它們要更加靠近之后再進行攻擊。
而對于這些飛行器,定遠根本就沒有管它們,等它們接近護盾之后,那些駐守在戰艦各個平臺上的裝甲步兵團也會動手清楚它們。
而前排的戰列巡航艦,布置在艦首處的前排激光炮組已經從炮臺中升起來了,然后紛紛瞄準遠處的大鯤。每只大鯤被回敬了一道光束,一共多道光束。
作為生物戰艦,這些大鯤的機動性比起普通的機械戰艦要差,所以這些光束大鯤就無法躲避,光束下一秒就直接命中大鯤的頭部裝甲。
不過奇塔瑞人明顯也知道大鯤的缺點,所以這些宇宙用的大鯤裝甲是明顯經過加強的,即使大輸出功率的激光炮也很難洞穿這層表層裝甲。
而在光束消散之后,裝甲表面的反光束涂層也起到很好的散熱左右。不過這些定遠的這些戰列巡航艦,和賣給弗瑞的那些舊版的戰艦明顯不一樣,這些光束炮組射出并非聚變動力爐生成的伽馬射線,而是通過幽能動力爐產生的幽能光束。
幽能的特點是對物質侵蝕能力和輻射性很強,所以如果在大氣層內使用的話,會對附近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在宇宙空間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而李南在自己基地中會安裝幽能炮臺作為防御,那是因為李南有能力清理這些污染就是了。
因此,對于幽能光束,最好還是使用護盾來進行防御。而這些沒有護盾的大鯤,他們的裝甲雖然是經過加強的,但剛剛幽能光束命中的部位,此時已經被腐蝕出了一個直徑數十厘米的小坑。而且這個小坑正在不停的腐蝕著邊上的金屬,而隨著腐蝕的加強,這個小坑的面積和深度也能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擴大。
而另一邊,奇塔瑞人的母艦。此時那些小飛機已經靠近了母艦,而飛機上面的光束槍,使用的同樣是幽能光束。不過這些通過幽能電池來作為動力的飛機,上面的光束槍的威力要比起戰艦上的炮組要小很多。
而出乎李南的意料,奇塔瑞人居然還沒有研發出護盾技術。這艘體積和利維坦差不多大小的母艦,居然憑著自己的表層甲板來硬抗幽能光束的傷害。
不過這艘母艦的表層甲板比起大鯤的裝甲是要強很多,而且在加上飛機上的光束槍的威力不算太強,每一發光束大約都只能在母艦的甲板上造成一個拇指頭大小的小洞。
不過雖然威力變少了,但幽能的腐蝕能量可是沒有減弱的,而且射速也比激光炮組快很多,這些光束槍每分鐘能發射40發光束呢。
那些被3完5千架的小飛機,在經過一分鐘的密集射擊下,在奇塔瑞人母艦的表層甲板上留下了大量的小洞。而小洞中殘留的幽能,迅速的向著附近的甲板飛快的進行著腐蝕。
而敵人的母艦并不是沒有進行反擊,但作為一艘母艦,她在沒有護衛艦的情況下,單靠自身單薄的火力,根本就沒能給這些機動性十分強大的飛機造成傷害。而且偶爾因為密集隊形的關系導致沒能躲開攻擊,但這些飛機上的單兵護盾卻輕松的將這些近防炮的攻擊給抵擋下來了。
很快,那些殘存的幽能已經被消耗完畢,但此時母艦的表層甲板上已經有一塊接近一萬平方米的區域,被腐蝕了差不多有1米的深度。
這一片是之前小飛機的密集攻擊造成的小洞中因為腐蝕而連接在一起的。如果沒有著大片的傷害,憑借這些拇指頭大的小洞根本不可能對這母艦造成傷害。也真是因為這個,所以定遠才肯定自己的小飛機能夠在敵人的后援部隊趕到之前將這艘母艦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