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的比賽一直是由韓國三星集團出資舉辦的,至于三星集團出錢舉辦電競比賽的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靠著wcg的東風,三星電腦的銷量有沒有增長不知道,但三星顯示器在華夏的銷量卻絕對是第一檔的。
而隨著電腦銷量的不斷下滑和影響力的下降,整個市場也都慢慢轉向了手機端。三星集團也沒有了繼續出資舉辦wcg比賽的必要,于是在2013年后便徹底停辦wcg了。
之所以wcg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一方面是舉辦的時間非常早,第一屆早在2001年就舉辦了。另一方面則是比賽辦的相對比較專業,可以說是第一個世界性的綜合性的大型電競比賽。
其實wcg的最初的獎金還是很不錯的,在2001年總共七八個比賽的總獎金就達到了三四十萬美金。像《魔獸爭霸3》這種大熱的項目,冠軍獎金就達到了兩萬五千美金。
所以在2001年第一屆比賽后,wcg就迅速打開了名氣,成為了所有電競選手最高榮譽的競技舞臺。如果要強行打一個比方,wcg就是電子競技的世界杯。
所以即使之后wcg每年的總獎金基本沒變,獎金數額已經漸漸不夠看了,也依然是無數電競選手心中最神圣的舞臺。
現在的應俊文想要舉辦一屆電競比賽,除非投入天價的巨資。就和dota2的西雅圖邀請賽一樣,直接來個冠軍百萬美元的巨額獎金,不然就別想在幾年內趕超wcg。
而且,這條路還不一定好使,要是應俊文沒記錯的話,明年的聯想就會獲得國家政府的支持,想舉辦屬于華夏人自己的電競比賽——iest。
然后,這個比賽因為相對高額的獎金,使聯想虧損嚴重,也沒有達到預期的影響力,所以僅僅舉辦了三屆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哎,所謂美帝良心企業,應俊文真是對其無語。不愧為背景深厚,看中電子競技的影響力,想要橫插一手,舉辦個比賽還能直接獲得國家政府支持。
而手握如此好的一手牌,最后竟然還不能辦出一個好比賽,甚至一度還鬧出過拖欠比賽獎金的新聞。
其實,舉辦一個電競比賽,真正開銷的的大頭并不是比賽獎金,而是現場成本。要租用場地,布置舞臺,所有參賽選手的機票和食宿,以及大量的工作人員。
總的來說,舉辦一屆口碑好,不失檔次的電競比賽。現場成本和比賽獎金,基本上是對半的。像wcg的比賽總獎金是三四十萬美元,那它的現場成本也差不多要花費三四十萬美元,不然整個比賽就有可能辦得比較寒磣,自掉身價。
應俊文明年舉辦的電競比賽,既然短時間內別想超越wcg,所以自然也不想投入太多。但要是比賽獎金太寒磣,那自然就會淪落為為一個野雞比賽,到時候吸引不到大牌的選手來參加比賽。
所以應俊文決定另辟蹊徑,學習西雅圖邀請賽的成功經驗。索性就不辦成一個綜合性的電競比賽,而是改為舉辦一個單項目的邀請賽。
其實算起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三大電競游戲:《魔獸爭霸3》、《星際爭霸》、《反恐精英》,在中國《魔獸爭霸3》的受歡迎程度是吊打另外兩項的。
《星際爭霸》是1998年發布的游戲,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年代已經比較久遠了,畫面也不怎么跟得上時代了。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游戲沒有中文版,所以整體在華夏的熱度一般。